首页> 中文学位 >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素耐药及致病因子分子研究
【6h】

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素耐药及致病因子分子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机制及致病基因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生素耐药状况、相关耐药基因及致病因子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 和 Pariton-Valentine杀白细胞素(PVL)基因进行研究。 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06年12月分离自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临床患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74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上述细菌对17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用硝噻吩(Nitrocefin)纸片法检测β-内酰胺酶产生情况;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头孢西丁纸片法检测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用纸片法检测葡萄球菌诱导型克林霉素耐药;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该74株受试菌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基因TEM和mecA、超抗原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基因、杀白细胞素(PVL)基因进行研究,并对上述基因进行DNA序列分析。 结论: 1.两年中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临床分离的7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有98.6%的菌株存在TEM型β-内酰胺酶,是导致青霉素、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阿洛西林等β-内酰胺酶不稳定型青霉素耐药的原因。 2.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63.5%。2005年为70.4%,2006年有所下降,为59.6%。甲氧西林耐药基因mecA导致了细菌对所有β-内酰胺类,如青霉素类、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耐药。 3.MRSA 对临床常用的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Ansamycins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呈多重耐药性。 4.MSSA菌株对大环内酯、林可酰胺两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在50%~70%之间,需要提请临床高度注意。 5.6.8%的MRSA菌株产生超抗原中毒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MSSA未检出该抗原,说明该抗原的产生可能与抗生素耐药具有相关性,需要进一步研究。 6.PVL基因检出率为28.4%,在MRSA、MSSA菌株中均可分离到,是引起肺部感染和化脓性感染的原因。 7.本研究中所测25、26、27、28、29、30号标本mecA、TSST-1、PVL序列与Genbank中登陆的序列一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