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年龄及性别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抑制呼吸的半数有效血浆浓度
【6h】

不同年龄及性别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抑制呼吸的半数有效血浆浓度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影响异丙酚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的因素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采用序贯法探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时抑制呼吸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并应用BIS及警觉/镇静评分(OAA/S)来评定出现呼吸抑制时异丙酚达到的麻醉深度,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拟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腹部手术患者80例,ASA Ⅰ~Ⅱ级,年龄40-80岁,体重指数18~25kg/m<'2>。根据性别和年龄分为成年男性组、成年女性组(40~60岁,M<,A>、F<,A>组);老年男性组、女性组(61~80岁,M<,O>)、F<,O>组)。所有患者严格禁食水8h,均不使用术前药物。入室后连续监测心电图(EC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潮气量(V<,T>)、呼吸频率(f)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P2)。患者静卧5min后记录各指标数据作为基础值,并应用警觉/镇静评估法(OAA/S)进行镇静深度评分。开放一侧上肢静脉通路,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5 ml·kg<'-1> 后(约15~20min输完),再以10 ml·kg<'-1>·h<'-1>速率持续输注,面罩吸氧 (3L/min),以Marsh药代动力学参数血浆靶控输注异丙酚,第1例患者血浆靶浓度设为3.0 μg/ml,异丙酚血浆靶浓度按序贯法确定:上1例患者试验中出现呼吸抑制,下1例患者的靶浓度降低1级浓度;若持续输注15min未出现呼吸抑制,下1例患者的靶浓度提高1级浓度,(相邻靶浓度差值为0.5μg/ml)。入选样本严格按标准从出现呼吸抑制的病例开始计算,每组20例。患者出现呼吸抑制或 TCI输注达15min后试验结束。常规诱导,气管插管。呼吸抑制的标准为:潮气量≤5 ml/kg和/或呼吸频率≤8次/min和/或SpO<,2>≤94%和/或PETCO2≥50mmHg和/或呼吸暂停≥15s。试验中出现舌后坠托起下颌,保持呼吸道通畅。记录患者试验结束前即刻SBP、DBP、HR数值及各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试验开始1min、3min及术毕时行OAA/S警觉/镇静评分并记录同时刻BIS值(BIS45~65定义为麻醉状态即意识消失;OAA/S≤2分为意识消失,0分为刺激反应消失)。计算各组Cp50数值及可信区间。 结果:各组呼吸抑制时异丙酚Cp50和95%可信区间分别为F<,O>组4.3 μg/ml(3.5~5.2 μg/ml);Mo组4.5 μg/ml(3.3~6.2μg/ml);FA组5.9 μg/ml(4.4~7.8 μg/ml);M<,A>组6.3μg/ml (5.4~7.4μg/ml)。不同性别间的比较:M<,A>组与F<,A>组;M<,O>组与F<,O>组间Cp50差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间比较:与M<,A>、F<,A>组相比,M<,O>、F<,O>组Cp50值均明显降低(P<0.05)。与基础值比较,异丙酚靶控输注时各组患者SBP、DBP均明显下降(P<0.05);H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开始1min、3min及结束时BIS值和OAA/S警觉/镇静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SBP、DBP、BIS、OAA/S警觉/镇静评分下降程度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异丙酚血浆靶控输注时呼吸抑制的Cp50值男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人显著降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