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医学衷中参西录》急症的研究
【6h】

《医学衷中参西录》急症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张锡纯生平、著作、急症学术思想简介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急症的诊疗特点

中风

脱证

温病

烂喉痧

霍乱

疫毒痢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医学衷中参西录》急症研究近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医学衷中参西录》为清末民初名医张锡纯所著。张锡纯,字寿甫,河北盐山县人。《医学衷中参西录》是其毕生诊疗经验的结晶。全书共分八期三十一卷,本书前三期为“处方篇”,第四期为“药物篇”,第五期为“医论篇”,第六期为“医案篇”,第七期为伤寒讲义及温病验方十一首,第八期为其生前未经刊行出版之遗稿。 张氏是一位善治急症的大师,其所做的医学创新多与急症有关,其诊疗急症的指导思想,治法、方药均散在于各篇,经作者研究、整理,并借鉴后世医家的研究成果,归纳出张氏对于急症的诊疗思想,以及几个能鲜明地反映其急症思想、理论的病种。 首先,作者归纳出张氏诊疗急症的指导思想。以往研究张氏诊疗具体急症病种的多,研究其指导思想的少。作者意在通过研究其诊疗特色,进而揭示出急症的本质,更好地指导临床。在急症诊断上张氏尤重脉诊,常通过脉诊来判断病情轻重及预后。即使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脉诊亦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张氏此举,实乃示后人以学医之门径。急症常病情复杂,有先后缓急之不同,张氏抓住最为突出的危重证侯,截断其恶性因果转换链,然后分步扭转病情,使病人转危为安。对于危重证侯如何治疗?在此张氏显示出其急症大师的手眼。他放眼全局,从气机升降整体出发,升陷潜镇,全面认识人体,综合看待疾病,辩证地治疗疾病。在具体诊治层面上,张氏又倡导中西合用,先生当时所倡导的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中西药物合用,传统抢救技术与现代医学抢救措施相结合的观点早已深入人心,而在药物使用上,先生胆大、心细,善用重剂建功,又于煎服之法别有会心。除口服药物治疗外,先生常集各种疗法之长,多途径、多渠道综合治疗。为取得最佳治疗效果,先生重视护理,对各种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均严密监控,排除干扰,对可能发生的传变,防之于预。对于寻常人易忽视的善后调理,先生极为重视,几乎每治一个病人都认真善后调理,以收全功。其次,作者对张氏提出独到见解的几个急症作了详细的研究。 先生素以善用生石膏及白虎汤治疗温病而驰名。作者从张氏治温理论、生石膏药性、配伍、剂量、煎服法、善后调理等各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得出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 烂喉痧为烈性传染病,传变甚速,先生常先证而治,快速截断扭转,病初起尚在卫、气,即用凉营、凉血、散血药物治疗,热毒炽盛,又大胆加用白虎汤。咽喉肿甚者,除用药物吹喉治疗外,尚有放血一法,综合救治,活人甚众。 霍乱亦为烈性传染病,既在今日,病死率也很高。霍乱一病辨证尤难,先生从有无发热、恶寒、汗、腹痛几方面,详加辨别,在治疗上又有辨病、辨证、对症、综合四种治疗方法,其中尤以中医辨病治疗霍乱为先生所独创。 疫毒痢世人多以白头翁汤加减处置,先生独具慧眼,治从阳明,以白虎汤及通变白虎加人参汤治之,若有腹满实、脉洪大甚实者,亦用大承气汤下之,此等胆略非常人所及。 中风一病,后世多有真中风、类中风之争,先生持论公允,详陈真中风之病机、治法、方药;于类中风以气机升降失调论治,疗效颇佳,对后世影响极大。上工治未病,张氏又详述中风预防之法。自古论脱证,皆以元气耗竭为脱证的主要病机,张氏认为脱证的病机在肝,极力推崇酸能敛涩之理,创敛肝固脱之法,重用山茱萸以救脱。当今山茱萸的治脱研究已成学术热点,众多学者希望从其中找出治疗休克的新路。 综上所述,《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蕴涵着丰富的急症学术思想,更为可贵的是,张氏毕生勤于实践,不尚空淡,被尊为“临床实验派大师”。他提出的见解,制定的方剂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而被后世医界广为应用。深入研究其中的急症学术思想,对中医急症临床、科研大有裨益。温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