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窦性心率震荡干预的配对交叉研究
【6h】

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窦性心率震荡干预的配对交叉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窦性心率震荡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和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探讨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受损的自主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从心肌细胞代谢水平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方法:选择2004年6月~2007年12月我院确诊为AMI的患者30对,(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心电图的动态演变、肌钙蛋白、心肌酶的升高客观证据并住院治疗)。在急性心肌梗死稳定(6~21天)(若患者行血运重建,应在血运重建后)进行试验,其中男性22对,女性8对,年龄38~83岁,平均年龄(62.3±15.2)岁。剔除基本心律为非窦性心律、二度或完全窦房或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合并严重短期进展性疾病,如恶性肿瘤(包括恶性血液病),无室性早搏和Holter记录数据不足或部分数据丢失的患者。配对主要条件:性别、年龄、梗死部位及常规治疗情况(ACEI、β-blocker、血管扩张剂、利尿剂、抗凝或抗血小板剂、静脉溶栓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等)。本试验所应用药物曲美他嗪来源于法国施维雅公司,商品名为万爽力,属哌嗪类衍生物。病例采用配对、随机、交叉、单盲的试验设计,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按前述的配对条件进行配对,如需血运重建,待血运重建后,再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中之一先采用A处理方式(即给病人服用曲美他嗪20mg,3/日),再用B处理方式(即不应用曲美他嗪),另一研究对象则先用B处理方式再用A处理方式,使这两种处理方式在研究过程中交叉进行,病人单盲。进入试验的每例病人继续服用其他常规药物,原治疗方案不变。第一次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后开始试验,两周后行第二次动态心电图监测,之后清洗一周(清洗期两组病人均不服用曲美他嗪),两组病人再次交叉进入试验,两周后行第三次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束试验。本试验设计节约样本量,同时能够控制时间因素和个体差异对处理方式的影响。采用美国PI公司动态心电图分析系统,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24h记录。记录后经分析系统中的计算机软件处理并附加人-机对话方式,对逐个R-R间期确认,去除心房颤动(Af)、伪差、干扰,取不同模板不同形态的室性早搏,根据公式分别计算震荡初始(turbulence onset,TO)、震荡斜率(turbulence slope,TS)。HRV采用24h时域法分析,指标采用:①24小时全部正常窦性R-R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all normalsinus R-R intervals over 24 hours,SDNN);②24小时内每5分钟时间段窦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of the averaged normal sinus R-R intervals for a11 5-minutesegments over 24 hours,SDANN);③24小时全部正常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of the successivenormal sinus R-R intervals diffefence over 24 hours,rMS SD);④心率变异三角指数(heart rate variability triangular index,HRVTI),可以从计算机中直接获得,同时通过超声心动图观察心功能指标:①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fraction,LVEF);②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③左房内径(left artrial diastolic diameter,LADD)。所有数据均为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X±SD)表示,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差别比较采用交叉试验(cross-over experiment)的方差分析(ANOVA),两样本均数差别比较采用t检验,显著性检验水准均为α=0.05。结果:曲美他嗪处理组的心率震荡参数得到明显改善(P<0.05),其中PTO<0.01,PTS<0.01,心率变异性增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PSDNN<0.01,PrMSSD<0.05,PHRVTI<0.05。此外,曲美他嗪处理组的心功能也得到明显改善(P<0.05),其中PLVEF<0.01,PLVEDD<0.05,PLADD<0.05。 结论:本试验结果显示:应用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能显著改善病人的窦性心率震荡和心率变异性,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具有不依赖于其他改善血流动力学药物的作用(P<0.05)。其机制可能与改善受损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增加葡萄糖的代谢,促进能量生成,降低心肌氧耗,减少酸性代谢产物的堆积和钠、钙堆积,保护线粒体功能,抗心肌严重缺血后产生的氧自由基作用,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抗炎症,保护内皮功能,可减少心肌缺血和心肌坏死程度,减少缺血所致的纤维化,限制受损心肌面积的扩展,降低心肌细胞电生理的不稳定性,防止早期心室扩张等有关。同时它也可以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改善心肌收缩性及外周灌注,降低神经激素释放,调节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张力的平衡,最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和心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