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高压氧治疗的频效研究
【6h】

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高压氧治疗的频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高压氧对颅脑损伤的治疗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交通、建筑事业的日益发展以及运动损伤、意外事故和自然灾害等致伤因素的存在,颅脑外伤的发生率逐年增加。颅脑损伤的救治目前虽然以手术为主,但是大量无手术条件的颅脑损伤病人及手术患者的后续治疗仍至关重要,因此高压氧作为一种简单高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得到了迅速普及。 高压氧治疗是通过提高血氧张力,增加血氧含量,提高血氧弥散及增加有效弥散距离,可以明显改善缺血、缺氧组织血供,改善微循环功能,促进毛细血管再生和侧支循环的形成,保护病灶区周围的神经细胞。它作为一种治疗方式,应用于包括一氧化碳中毒、气性坏疽、突发性耳聋、颅脑损伤等许多疾病中,随着对其作用机制的逐渐深入研究,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 大量实验已证实,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缺血、缺氧发生率高达90%以上,而缺血、缺氧引起的继发性损害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高压氧通过迅速提高脑内氧分压,起到减轻脑水肿及降低颅内压的作用,改善脑缺氧和脑水肿之间的恶性循环,从而有效地减轻或避免脑损伤后的继发损害,大大减少脑外伤的病死率和伤残率。颅脑损伤后患者有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升高并伴随脑循环动力学改变,故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CRP)和脑循环动力学指标(CVDI)是反映脑损伤程度的较敏感的指标。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频率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CRP)和脑循环动力学指标(CVDI)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的作用及频效关系,从而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提高颅脑损伤的预后,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方法:本实验将我院68例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病程<3周,头颅CT证实颅内无活动性出血)作为实验对象,在保障医疗安全和患者权益的前提下,按照随机、自愿原则分为三个实验组:双治疗组(每日给予二次高压氧治疗)22例,单治疗组(每日给予一次高压氧治疗)25例和对照组(不行高压氧治疗)21例,各组间除高压氧治疗外,其它治疗方案及处理因素均相同,且三组患者年龄、性别、受伤方式、治疗前GCS评分及检测时间均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压氧统一采用NG10/320型双人纯氧高压氧舱,舱容2.86m3,治疗压力为0.1~0.2MPa,每次治疗时间约90分钟。分别于首次高压氧治疗前、一个疗程(10天)治疗结束后、二个疗程(20天)治疗结束后测定其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CRP)及脑循环动力学指标(CVDI):最小血流速度(Vmin)、最小血流量(Qmin)、外周阻力(R)、脑血管床特性阻抗(Zc)、管壁弹性波波速(Wv)、脑血管床顺应性(C)、动态阻力(CVR)、临界压力(CCP)。血清中CRP含量以Quik Read 101定量测定仪免疫比浊法测定,CVDI各项指标由LH-450型脑循环动力学检测仪测定。通过比较高压氧治疗前后三组间CRP及CVDI的测定结果来得出结论。 结果:高压氧治疗前三组患者CRP及CVDI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值,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20天治疗后三组CRP及CVDI值均有所下降,二组高压氧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双治疗组治疗后CRP及CVDI各指标均明显优于单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压氧治疗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含量和改善脑循环动力学指标,且早期高压氧治疗每日二次效果明显优于每日一次治疗患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