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6h】

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Meta分析中异质性研究的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评价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的差异。 方法:对国内外有关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进行全面调研,检索的数据库包括外文文摘及全文数据库:Medline(1950-2007)、Ovid(1950-2007)、Science Direct全文数据库(1969-2007)、Proquest全文数据库、Springer全文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网站;中文文摘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07)、维普期刊数据库(1989-2007)、清华同方数据库(1994-2007)、万方全文数据库(1977-2007),辅以手工检索和文献追溯检索。最终纳入Meta分析的为1998年~2007年中外文献17篇,总病例数为1459例。在严格的质量评价基础上,利用RevMan4.2软件、Stata9软件对17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结果进行Meta分析。用RevMan4.2软件的Q检验、I2统计量,Stata9软件H统计量、Galbraith图法,进行异质性检验;根据研究间异质性检验结果,用RevMan4.2软件采用相应的模型: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采用RevMan4.2软件中漏斗图法,Stata9统计软件中漏斗图法、Begg秩相关法、Egger回归法、剪补法分别对发表性偏倚进行识别。用Meta分析对两种药物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包括有效率和各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以及安全性包括各种副反应发生率和各周副反应量表进行比较。结果:1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按治疗的时间6周和8周对其有效率作亚组分析,异质性检验结果均为无异质性,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6周、8周和总体合并的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95%CI]分别为1.02[0.97,1.08]、1.03[0.97,1.10]和1.03[0.99,1.07],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有效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敏感性分析显示结果可靠性较好,漏斗图法、Begg秩相关法、Egger回归法、剪补法提示无发表性偏倚。 2治疗前、治疗1周末、2周末、4周末、6周末、8周末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ve scale,HAMD)评分经检验均无异质性,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其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及其95%CI分别为0.23[-0.31,0.78],-3.04[-3.76,-2.32],-1.23[-1.84,-0.63],-0.91[-1.44,-0.38],-0.60[-1.14,-0.061,-0.34[-1.01,0.34]。 3两组各种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恶心、口干、视物模糊、便秘、排尿困难、心电图异常、嗜睡、失眠、震颤、头晕、心动过速、头痛的RR值及其95%CI分别为:1.09[0.62,1.91],0.24[0.19,0.31],0.08[0.04,0.17],0.17[0.11,0.24],0.10[0.04,0.23],0.09[0.04,0.16],0.34[0.25,0.47],2.46[1.42,4.26],0.28[0.14,0.55],0.45[0.30,0.68],0.12[0.06,0.24],1.06[0.64,1.76]。 4两组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s Scale,TESS)评分比较:治疗1周末、2周末、4周末、6周末两组TESS评分经检验均有异质性,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8周末两组TESS评分经检验无异质性,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治疗1周末、2周末、4周末、6周末、8周末WMD及其95%CI分别为-4.18[-7.06,-1.30],-2.67[-3.80,-1.54],-5.94[-7.34,-4.54],-5.20[-6.34,-4.07],-5.58[-5.95,-5.20]。结论:1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老年抑郁症6周、8周时有效率相当。 2两组HAMD评分比较:在治疗前两组抑郁程度相当,西酞普兰显效快,在治疗1周、2周、4周、6周西酞普兰疗效优于阿米替林,而在治疗8周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的治疗效果相当。 3两组各种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恶心、头痛发生率在西酞普兰和阿米替林治疗时相当。失眠发生率在用西酞普兰治疗时大于阿米替林。口干、视物模糊、便秘、排尿困难、心电图异常、嗜睡、震颤、头晕、心动过速发生率在用西酞普兰治疗时小于阿米替林。 4两组TESS评分比较:在治疗期间西酞普兰较阿米替林的治疗副反应评分低,西酞普兰的副反应较阿米替林小。 5综上所述,两种药物使用中等剂量治疗老年抑郁症在6周、8周时有效率相当,治疗前和治疗第8周时两组的HAMD评分相当;西酞普兰比阿米替林显效快、不良反应少且轻微。西酞普兰尤其适于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

著录项

  • 作者

    王丹;

  • 作者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 学科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牟振云;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749.41;R971.43;
  •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 西酞普兰; 阿米替林; 疗效; 安全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