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干扰素-γ及其第三内含子区域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6h】

干扰素-γ及其第三内含子区域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多发性硬化关联基因的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遗传易感性。现普遍认为MS是一种遗传易感个体在某些环境因素影响下通过变态反应性免疫障碍而引发的多病因疾病。 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IFN-γ)是一种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因子,具有广泛的诱导炎症和很强的调节免疫细胞活性的功能。近来研究表明IFN-γ水平在MS急性期增高并随病情好转下降,IFN-γ与髓鞘脱失、轴索变性有关。IFN-γ基因位于人第12对染色体,由四个外显子和三个内含子组成,第一内含子区+874位点T/A具有单核苷酸多态性,但研究证明,此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MS的易患性不相关。有研究显示IFN-γ第三内含子区+2118位点A/G、+2707位点G/A、+3586位点G/ACT具有单核苷酸多态性,但这三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MS易患性的相关性尚未见报道,因此,我们在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IFN-γ第三内含子区这三个位点基因多态性状况及其与MS易患性的相关性进行了以下探讨。 目的:1.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MS的易患性与IFN-γ第三内含子区这三个位点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探讨其在MS疾病中的作用。2.研究MS患者血清及CSF中IFN-γ水平的变化,探讨IFN-γ在MS发病中的作用。3.分析EDSS评分与病程、首次发病年龄、发病次数的相关性。 方法:1.病例组:选择58例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新住院MS患者,临床表现符合Poser等制定标准的确诊(definite)或很可能(probable)MS诊断,并详细记录病程、复发次数、致残评分、家族史、生存环境、诱发因素、辅助检查:诱发电位、MRI等临床资料。对照组:选择40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人,年龄、性别均与病例组匹配,近期无感染、未应用免疫抑制剂。2.抽取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并用EDTA抗凝,三天内以一步法快速自血中提取基因组DNA。3.采用PCR方法进行IFN-γ目的基因扩增,扩增片段进行8%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参照Marker标准判断。4.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进行IFN-γ基因多态性分析。酶切产物采用8%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并应用凝胶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带型,进行等位基因分型。5.血液及CSF标本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ELISA)方法测定IFN-γ含量。6.对MS患者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EDSS(an expanded disabilitystatus,EDSS)评分,首发年龄,病程,发病次数等临床资料收集。7.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IFN-γ含量以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对照组和病例组基因型的分布应首先经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证明有群体代表性。IFN-γ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数用直接记数法记数,并计算各等位基因频率,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法。用Woolf公式计算相对风险率(RR)值,显著检验水准为P<0.05。 结果: 1.各组间血清IFN-γ水平的比较急性期MS组IFN-γ水平(10.1076±1.3279)pg/ml与正常对照组(3.4321±0.5934)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MS组IFN-γ水平(10.1076±1.3279)pg/ml与缓解期MS组(3.4106±0.8473)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MS组IFN-γ水平(3.4106±0.8473)pg/ml与正常对照组(3.4321±0.5934)pg/ml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各组间脑脊液IFN-γ水平的比较急性期MS组IFN-γ水平(5.6862±1.0831)pg/ml与正常对照组(1.0545±0.1592)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急性期MS组IFN-γ水平(5.6862±1.0831)pg/ml与缓解期MS组(1.1404±0.2079)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MS组IFN-γ水平(1.1404±0.2079)pg/ml与正常对照组(1.0545±0.1592)p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急性期MS组脑脊液与血清IFN-γ水平增高程度的比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期MS组脑脊液IFN-γ增高(4.6317±1.1190)pg/ml,急性期MS组血清IFN-γ增高(6.6755±1.4331)pg/ml,前者比后者增高明显(P<0.01);与缓解期MS比较,急性期MS组脑脊液IFN-γ增高(4.5458±1.2570)pg/ml,急性期MS组血清IFN-γ增高(6.6970±1.4420)pg/ml,前者比后者增高明显(P<0.01)。 4.各组间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4.1 IFN-γ+2118位点MS组与健康对照组基因型分布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S组IFN-γ+2118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81.03%)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66.25%)(P<0.05)。 4.2 IFN-γ+2707位点MS组与健康对照组基因型分布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MS组IFN-γ+2707位点A及G等位基因频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4.3 IFN-γ+3586位点MS组与健康对照组基因型分布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MS组FN-γ+3586位G及X点等位基因频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5.EDSS评分与病程、首次发病年龄、发病次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1.IFN-γ第三内含子区+2118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在MS患者中明显增高,说明该等位基因与MS的易感性相关。2.IFN-γ第三内含子区+270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MS的遗传易感性不相关。3.IFN-γ第三内含子区+3586位点基因多态性与MS的遗传易感性不相关。4.IFN-γ水平在MS急性期增高,并随病情的缓解而逐渐恢复正常,说明IFN-γ在MS发病过程中起促进作用。5.EDSS评分与病程、首次发病年龄、发病次数呈正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