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兔胃体上部不同区域纵行平滑肌的药理学特性研究
【6h】

兔胃体上部不同区域纵行平滑肌的药理学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部分兔胃体上部大弯处纵行平滑肌的药理学特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核苷与核苷酸对兔胃体上部纵行平滑肌的作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嘌呤能神经递质ATP的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卡巴胆碱、组胺和5-羟色胺对兔离体胃体上部不同区域纵行肌功能性活动的影响并探讨其受体机制;分析核苷和核苷酸类物质对兔胃体上部纵行肌的作用和作用特点。 方法:制备兔胃体上部前壁胃大弯处上、中、下三段纵行肌标本,胃体上部胃大弯旁开一厘米处上、中、下三段纵行肌标本及胃体上部前壁胃小弯处纵行肌标本。观察兔胃体上部不同部位肌条对卡巴胆碱、组胺、5-羟色胺、KCI的反应,分析ATP、ADP、UTP和腺苷对兔胃体上部纵行肌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结果: 1胃大弯不同部位纵行肌对同一药物的反应卡巴胆碱(0.01~30μmol·L-1)、组胺(0.1~300μmol·L-1)、5-羟色胺(0.01~30μmol·L-1)及KCl(2~75mmol·L-1)使胃体上部胃大弯上、中、下三段纵行平滑肌产生浓度依赖性收缩反应。在上段纵行肌标本,上述药物所产生的收缩反应显著强于中段和下段(P<0.05);下段纵行肌标本仅在高浓度药物作用下才产生较弱的收缩反应。 2胃大弯同一部位纵行肌对不同药物的反应在胃大弯上段纵行肌标本,卡巴胆碱产生的最大收缩反应(Emax)显著大于KCl(P<0.05),远大于组胺和5-羟色胺。在胃大弯中段纵行肌标本,卡巴胆碱、组胺和5-羟色胺所致收缩反应的Emax约为KCl Emax的50%、18%和8%。在胃大弯下段纵行肌标本,卡巴胆碱和组胺所致收缩反应的Emax约为KCl Emax的30%和11%,5-羟色胺的Emax与组胺相同。 3胃小弯纵行肌对不同药物的反应三种受体激动药及KCl使胃小弯纵行肌产生浓度依赖性收缩反应,各药物产生Emax的序列为卡巴胆碱>KCI>5-羟色胺>组胺。 4药物诱发胃大弯及胃小弯纵行肌收缩反应的EC50值卡巴胆碱使胃小弯纵行肌标本产生收缩反应的EC50值为0.36±0.17μmol·L-1,显著小于卡巴胆碱使大弯上纵肌标本产生收缩反应的EC50值(1.32±0.62μmol·L-1)。组胺使胃大弯上、中、下三段纵行肌标本以及胃小弯处纵行肌标本产生收缩反应的EC50值,在各标本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5-羟色胺的实验结果与组胺相同。实验结束后,称量兔胃体上部不同部位各肌条标本的湿重,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 5胃大弯旁开一厘米处不同部位纵行肌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三种受体激动药及KC1使胃体上部前壁胃大弯旁开一厘米处上、中、下三段纵行肌产生浓度依赖性收缩反应。在三种标本上,卡巴胆碱产生的Emax及EC50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胺及5-羟色胺的作用特点与卡巴胆碱相同。6 ATP、ADP、UTP和腺苷对胃体上部纵行肌的作用ATP(0.1~300μmol·L-1)、ADP(0.01~30μmol·L-1)、UTP(0.01~30μmol·L-1)和腺苷(0.1~100μmol·L-1)分另0使兔胃体上部纵行肌标本产生浓度依赖性收缩反应。ADP的Emax为0.3μmol·L-1卡巴胆碱诱发收缩反应的16.2±2.6(%),其Emax值明显低于ATP(P<0.05);腺苷的Emax值与ATP相近(P>0.05),二者的Emax值均明显小于UTP(P<0.05)。7 ATP对胃体上部纵行肌的舒张作用卡巴胆碱(0.1μmol·L-1)引起的收缩反应为3.99±0.82g,在卡巴胆碱预收缩条件下,ATP产生明显的浓度依赖性舒张反应。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兔胃体上部组织中,胃大弯处上段纵行肌标本所含的平滑肌数量显著高于下段纵行肌标本。兔胃体上部组织的胃大弯上、中、下纵行肌标本中,所含有的功能性M胆碱受体、组胺受体和5-羟色胺受体的种类相同;但是,这些受体的分布密度在各标本中不同。 ATP对兔离体胃体上部纵行肌标本具有收缩和舒张双重作用,其诱发收缩反应的特征与UTP、ADP和腺苷不同。核苷及核苷酸类物质所介导的兔胃体上部纵行肌收缩和舒张作用可能与P受体的多种亚型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