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加味二至煎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6h】

加味二至煎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部分 加味二至煎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第二部分 加味二至煎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实验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医药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加味二至煎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肠燥热结证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服用加味二至煎汤剂,对照组服用复方芦荟胶囊,两组均服药4周。观察治疗前后便秘型IBS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影响,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1)临床症状疗效: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84.21%。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2)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比较:在治疗2周后,治疗组各症状均比治疗前有改善(均P<0.05),而对照组只在大便性状、排便困难、腹胀和腹痛症状方面比治疗前有改善(均P<0.05);在治疗4周后治疗组各症状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均P<0.01),且较治疗2周后有差异(均P<0.05),而对照组各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均P<0.05),但较治疗2周后无差异。改善大便性状、腹痛、排便困难、精神方面等症状上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均P<0.05)。(3)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各观察指标积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积分均比治疗前改善,有差异(P<0.01或P<0.05);(4)远期疗效对比:治疗组复发率为9.4%,对照组为36.7%,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5)两组治疗安全性评估:治疗前后两组病人血、尿、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提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结论:临床研究表明,加味二至煎治疗便秘型IBS肠燥热结证能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其疗效作用优于复方芦荟胶囊对照组。研究结果从临床角度验证了加味二至煎治疗便秘型IBS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第二部分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加味二至煎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40只Wistar雌雄各半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即空白组)、模型组、西沙比利组、复方芦荟胶囊组、中药治疗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冰水灌胃法造模。造模成功后第二天开始治疗:中药治疗组按23.7g生药/kg体重每日灌胃加昧二至煎汤剂1次;西沙比利组按30mg/kg每日灌服西沙比利1次;复方芦荟胶囊组按20mg/kg每日灌服复方芦荟胶囊;正常组、模型组每日灌胃等容积的生理盐水;每组均连续灌胃14天。治疗前后记录各组大鼠粪便粒数及含水量,体重变化。末次给药后禁食不禁水10小时,后用50%墨汁灌胃(1ml/只),20min后断头处死,留取肠标本做以下指标测定:小肠碳末推进率、结肠(距肛门5cm)组织内血管活性肠肽(VIP)、小肠组织内神经肽P物质(SP)、局部肠组织病理观察。
   结果:(1)各组大鼠治疗前后粪便粒数及含水量比较:模型组、西沙比利组、中药治疗组、复方芦荟胶囊组治疗前1天粪便粒数及含水量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中药治疗组治疗后第14天粪便粒数及含水量高于西沙必利组(P<0.05),与复方芦荟胶囊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各组大鼠体重变化:与正常组比较,造模后其它各组大鼠体重均有所增重(P<0.05);治疗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重明显(P<0.05),其余各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3)小肠碳末推进率比较: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西沙比利组、复方芦荟胶囊组碳末推进率明显降低(P<0.01),以模型组最明显;中药治疗组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4)各组大鼠结肠粘膜组织中VIP含量变化:西沙比利组、复方芦荟胶囊组、中药治疗组结肠粘膜组织中VIP含量较模型组显着增加(P<0.05),以中药治疗组最明显(P<0.01)。(5)各组大鼠小肠粘膜组织中SP含量变化:中药治疗组及复方芦荟胶囊组小肠粘膜组织中SP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1);与西沙比利组相比,中药治疗组粘膜组织中SP含量明显增加(P<0.05)。(6)各组大鼠局部肠组织病理检查:各组大鼠肠粘膜均未见有明显的炎性病变。
   结论:加味二至煎可能是通过调整紊乱的SP、VIP等胃肠激素分泌、释放来达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