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心肌缺血标志物-缺血修饰白蛋白的研究进展
【6h】

心肌缺血标志物-缺血修饰白蛋白的研究进展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综述 心肌缺血标志物-缺血修饰白蛋白的研究进展

1 IMA的概念

2 IMA的发展概况

3 IMA的形成机制

4 IMA的释放动力学特点

5 IMA的检测方法

6 IMA的临床研究

7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心肌缺血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的病生理基础,而急性心肌缺血则会导致死亡率较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缺血心肌可能会继续发展为可逆性心肌损伤,进而成为不可逆性心肌坏死。但临床上对ACS的早期诊断仍存在困难,因为目前诊断ACS多依据临床症状、心电图(ECG)改变及心肌坏死标志物等。但ECG灵敏度常不足50%,而心肌肌钙蛋白I(cTrd)或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心肌损伤标志物主要用来检测心肌坏死的存在和程度,并不能反映短暂和可逆性缺血发作。IMA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新型标志物,可以灵敏地反映早期心肌缺血,在临床实践中表现了良好的特性。本文目的在于综述目前国内外对IMA的研究现状,探讨其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诊断意义及相关机制,评价IMA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文献数据库获得相关文献,经过浏览,选择证据支持度强、相关性好及近年发表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选读或精读,并对IMA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结果:IMA是组织缺血时人血清白蛋白(HSA)性质发生改变所形成的与过渡金属离子结合能力降低的缺血标志物。关于IMA的形成机制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推测为缺血时活性氧(ROS)损伤了HSA与过渡金属离子的结合位点所致。IMA常用检测方法是白蛋白钴离子结合(ACB)试验。IMA诊断心肌缺血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NPV)可分别达88%和92%。IMA在心肌缺血发生后数分钟即可升高,持续3~6h后恢复正常,它较CK-MB、cTnI及cTnT能更早地反映心肌缺血,IM若与cTnT和ECG联合应用,诊断ACS的灵敏度可达95%。IMA预测1年内发生心源性死亡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和82%。此外,在肺栓塞、脑血管病、肾脏病、周围血管病等非心源性缺血性疾病中IMA水平也会升高。IMA还受年龄、种族、白蛋白含量、血脂水平、骨骼肌缺血、妊娠等诸多因素影响。
   结论:IMA可用于急性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和心肌缺血的排除诊断,也可用于ACS患者的预后评估和危险分层。作为新型的心肌缺血标志物,IMA灵敏度高,而特异度相对较低。

著录项

  • 作者

    陈维;

  • 作者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
  • 学科 内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董士民;
  • 年度 200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R541.404;R446.112;
  • 关键词

    冠脉综合征; 心肌缺血; 诊断标准; 血清白蛋白;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