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BMP-7、TGF-β1在cGVHD狼疮样小鼠肾组织的表达及雷公藤多苷联合白芍总苷的干预作用
【6h】

BMP-7、TGF-β1在cGVHD狼疮样小鼠肾组织的表达及雷公藤多苷联合白芍总苷的干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狼疮肾炎免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综述二狼疮肾炎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具有多系统损害及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各组织器官。狼疮肾炎(LN)是SLE最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是直接影响SLE预后的重要因素。近年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多种肾病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相关性,可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生以及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和积聚,从而加重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本研究在建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狼疮小鼠模型的基础上,观察其肾组织中BMP-7及TGF-β1的表达情况及TG联合TGP的干预作用,探讨BMP-7、TGF-β1在LN病理过程中的可能作用和TG联合TGP治疗LN的可能机制以及TGP联合TG的增效减毒作用,为临床中药有效成分配伍治疗LN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⑴(C57BL/6J×DBA/2)F1(即B6D2F1)雌性杂交鼠,建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狼疮模型。将成模小鼠随机分6组:模型组(LN group)、泼尼松组(Pred group)、来氟米特组(LEF group)、雷公藤多甙组(TG group)、白芍总苷组(TGP group)、雷公藤多苷+白芍总苷组(TG+TGP group)。另设正常对照组(Control group)。⑵在造模后第9周,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他各组分别给予泼尼松、来氟米特、雷公藤多苷、白芍总苷、雷公藤多苷和白芍总苷灌胃治疗,共4周。⑶在造模及用药前后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⑷在治疗第4周末,各组小鼠全部处死。处死前1d置于代谢笼内收集24小时尿标本,检测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UPE)。⑸从心脏取血,离心,-50℃保存,检测尿素(BUN)、肌酐(S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⑹摘取肝脏制成组织匀浆,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⑺取肾脏组织进行固定、石蜡包埋,经HE染色、PAS染色和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对比。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BMP-7、TGF-β1在肾组织的表达,并采用彩色病理图文报告分析系统对其表达量进行半定量分析。⑼所有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所得结果以均数士标准差(X±s)表示。各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方差分析前进行方差齐性检验,采用LSD法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以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N组小鼠的UPE、BUN、SCr均显著增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Pred组、LEF组、TG组、TGP组、TG+TGP组均可有效降低LN小鼠的UPE、BUN、S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同时TG+TGP组与TG组比较,上述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②与正常对照组、LN组相比,LEF组、TG组小鼠的ALT、AST均显著增高(P<0.01)。与TG组相比,TG+TGP组的ALT、AST均显著降低(P<0.01)。③与正常对照组、LN组相比,LEF组、TG组小鼠的SOD、GSH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TG组相比,TG+TGP组的SOD、GSH均显著增高(P<0.01)。④病理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小鼠肾脏未见明显病变。LN组小鼠肾小球系膜增宽、基底膜增厚、肾间质淋巴细胞浸润。各治疗组小鼠肾脏病变均较LN组有所减轻,其中以TG+FGP组病变最轻。⑤BMP-7在正常对照组小鼠肾组织中高度表达,主要分布于肾小管及肾间质,而在肾小球内基本无表达。LN组小鼠肾小管及肾间质BMP-7的表达明显减少,各治疗组较LN组小鼠肾小管及肾间质BMP-7的表达增强。⑥正常对照组小鼠仅在少数肾小管有微弱TGF-β1表达。LN组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肾小球和肾间质浸润的炎症细胞胞质均有TGF-β1显著表达。各治疗组TGF-β1的表达均减弱。⑦各组小鼠肾组织中BMP-7表达与UPE、BUN、SCr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814、-0.555、-0.766(P均<0.01)。各组小鼠肾组织中。TGF-β1表达与UPE、BUN、SCr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800、0.684、0.740(P均<0.01)。⑧各组小鼠肾组织中BMP-7与TGF-β1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665(P<0.01)。
   结论:⑴BMP-7是维持肾脏功能稳定的一个重要因子,BMP-7在狼疮肾炎中具有与TGF-β1相反的作用,其表达水平下降可能参与了狼疮肾炎的发生、发展。⑵雷公藤多苷、雷公藤多苷联合白芍总苷对cGVHD狼疮肾炎小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上调BMP-7表达、下调TGF-β1表达可能是其肾脏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⑶雷公藤多苷联合白芍总苷对cGVHD狼疮肾炎小鼠的治疗作用以及对BMP-7、TGF-β1表达的干预作用优于单用雷公藤多苷,提示白芍总苷与雷公藤多苷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⑷雷公藤多苷可导致肝脏损伤,其机制与氧化损伤有关;白芍总苷对雷公藤多苷所致的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抗氧化损伤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⑸中药有效成分雷公藤多苷与白芍总苷配伍治疗cGVHD狼疮肾炎具有增效减毒作用,该用药模式提示了中药现代化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