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泄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TLR2基因、蛋白表达及血清IL-1β、IL-4的影响
【6h】

泄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TLR2基因、蛋白表达及血清IL-1β、IL-4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泄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TLR2基因、蛋白表达及血清IL-1β、IL-4的影响

引言

第一部分 泄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一般状态及结肠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泄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TLR2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泄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IL-1β、IL-4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病因病机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症,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与结肠癌发病有关,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我们根据中医“浊毒”理论,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筛选出经验方泄浊解毒方,以泄浊升清、解毒祛瘀为大法论治本病,验之临床疗效可靠。本研究在以往工作基础上,对泄浊解毒方治疗UC进行动物实验研究,观察探讨UC发病机制、物质基础及泄浊解毒方治疗UC机制,为进一步进行临床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方法:本研究取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40只,雌雄各半,体重250克,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BK)、模型对照组(MK)、柳氮磺吡啶组(LK)、中药高剂量组(GK)、中药低剂量组(DK)。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联合造模法诱导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造模后第3天,BK大鼠正常喂养,MK大鼠每日用生理盐水灌胃,LK大鼠予柳氮磺胺吡啶(SASP)灌胃,GK、DK分别予泄浊解毒方高剂量、低剂量进行灌胃治疗,持续14天。实验分3个方面研究探讨:实验一,观察泄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一般状态及结肠组织病理学的影响;实验二,观察泄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TLR2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实验三,观察泄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IL-1β、IL-4的影响。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通过以上动物实验进一步观察本方疗效,探讨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能作用机制。
   结果:
   1实验一泄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一般状态及结肠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1.1大鼠的一般状态及疾病活动指数(DAI)
   与BK相比,其他各组大鼠的精神状态、体重、活动情况、毛发光泽度、食欲、大便性状等均有不同程度改变,经过药物干预后,GK大鼠喜活动,反应灵敏,体重增加明显,食量较多,大便成颗粒状,一周后毛色出现光泽柔润,一般状态优于其他治疗组,接近正常组。
   BK(0.376±0.098)大鼠DAI评分未见明显增高,MK(2.103±0.306)大鼠DAI评分显著增高,两组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1)。GK(0.437±0.125)、DK(1.332±0.141)、LK(1.285±0.234)与MK(2.103±0.306)相比大鼠DAI评分明显降低,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LK相比,GK大鼠DAI评分明显降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DK大鼠DA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GK、DK之间进行比较,大鼠DAI评分GK明显低于DK,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1.2大鼠结肠的大体观察及黏膜损伤指数(CMDI)
   与BK组相比,其他各组大鼠结肠均有色泽、皱襞完整度、厚度的改变,并出现充血、水肿、溃疡等病理表现。经过药物干预后,GK组大鼠的结肠扩张不明显,管壁不厚,肠管表面颜色变化不明显,未见糜烂及明显溃疡,可见溃疡愈合的瘢痕,情况优于其他治疗组。
   BK(0.463±0.122)大鼠CMDI评分较低,MK(2.620±0.458)大鼠CMDI评分显著增高,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1)。GK(0.478±0.133)、DK(1.554±0.101)、LK(1.514±0.173)与MK(2.103±0.306)相比大鼠CMDI评分明显降低,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LK相比,GK大鼠CMDI评分明显降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DK大鼠CMD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GK、DK之间进行比较,大鼠CMDI评分GK明显低于DK,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1.3光镜下大鼠结肠病理组织形态学观察及病变分级
   MK大鼠造模后3天,可见水肿、坏死、溃疡形成、炎性渗出、黏膜层缺失等变化。经药物干预后,GK大鼠结肠基本形态与BK相似,间质充血水肿不明显,散见少量炎性细胞,黏膜上皮及腺管排列整齐,杯状细胞丰富。
   光镜下观察BK(1.625±0.744)大鼠病理分级评分较低,MK(4.250±0.707)大鼠病理分级评分显著增高,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1)。GK(3.250±0.707)、DK(2.375±0.744)、LK(3.125±0.641)与MK相比大鼠病理分级评分明显降低,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LK相比,GK大鼠病理分级评分明显降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DK大鼠病理分级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GK、DK之间进行比较,大鼠病理分级评分GK明显低于DK,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2实验二泄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TLR2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
   2.1 RT-PCR测定大鼠结肠黏膜TLR2的基因表达BK(0.070±0.002)大鼠TLR2mRNA表达很少,MK(0.414±0.006)大鼠TLR2mRNA表达明显增高,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1)。与MK相比GK(0.253±0.019)、DK(0.326±0.038)、LK(0.282±0.228)大鼠TLR2mRNA表达明显降低,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1)。与LK相比较,GK大鼠TLR2mRNA表达明显降低,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1);DK大鼠TLR2mRNA表达降低,有显著差异性(P<0.05)。GK与DK相比较,GK大鼠TLR2mRNA表达明显降低,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1)。2.2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结肠黏膜TLR2的蛋白表达
   BK(8.811±1.808)大鼠TLR2蛋白表达很少,MK(51.535±2.911)大鼠TLR2蛋白表达明显增高,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1)。与MK相比GK(16.728±1.439)、DK(34.013±2.414)、LK(34.941±2.308)大鼠TLR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1)。与LK相比较,DK大鼠TLR2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性(P>0.05);GK大鼠TLR2蛋白表达降低,有显著差异性(p<0.01)。GK与DK相比较,GK大鼠TLR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1)。
   3实验三泄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IL-1β、IL-4表达的影响
   3.1放免法观察大鼠血清IL-1β水平
   BK(0.086±0.030)大鼠血清中IL-1β含量很低,MK(0.209±0.050)大鼠血清中IL-1β含量明显增高,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1)。与MK相比GK(0.082±0.013)、DK(0.137±0.029)、LK(0.128±0.041)大鼠血清中IL-1β明显降低,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1)。与LK相比较,DK大鼠血清中IL-1β无显著差异性(P>0.05);GK大鼠血清中IL-1β降低,有显著差异性(p<0.05)。GK与DK相比较,GK大鼠血清中IL-1β明显降低,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1)。3.2放免法观察大鼠血清IL-4水平
   BK(1.163±0.263)大鼠血清中IL-4含量较高,MK(0.443±0.142)大鼠血清中IL-4含量明显降低,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1)。与MK相比GK(1.024±0.177)、LK(0.892±0.153)大鼠血清中IL-4明显升高,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1);DK(0.688±0.212)大鼠血清中IL-4亦升高,有显著差异性(P<0.05)。LK与GK相比较,大鼠血清中IL-4无显著差异性(P>0.05):LK与相比较DK,大鼠血清中IL-4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性(P<0.05)。GK与DK相比较,GK大鼠血清中IL-4升高明显,有非常显著差异性(P<0.01)。
   结论:泄浊解毒方能明显改善UC大鼠一般情况和结肠组织形态;泄浊解毒方对UC大鼠结肠黏膜高表达的TLR2基因和蛋白有下调作用;泄浊解毒方能明显降低UC大鼠血清中IL-1β的水平,提高UC大鼠血清中IL-4的水平。证实了中药泄浊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其影响TLR2基因和蛋白表达及IL-4、IL-1β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