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脊柱胸腰段肿瘤切除钛网植入结合五种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试验研究
【6h】

脊柱胸腰段肿瘤切除钛网植入结合五种内固定的生物力学试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脊柱转移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脊柱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胸腰椎发病多见,以往脊柱肿瘤的治疗主要采用保守治疗,如放疗、化疗,手术治疗仅限于姑息性单纯椎板切除。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以及脊柱内固定器械的发展,外科手术治疗已成为治疗脊柱肿瘤的重要手段。本试验通过研究L1椎体切除钛网植入结合五种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改变,评价各种内固定方式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
   方法:选取6-9个月以内宰杀的新鲜小牛胸腰段脊柱标本18具,剔除肌肉等软组织,保留其韧带、小关节囊、骨结构完整性,摄片排除骨质本身病变、肿瘤及先天畸形等。截取7个脊柱单元(T10-L4)为一个标本,根据WBB分期,模拟L1椎体肿瘤的切除方式,安装内固定,将固定好的标本置于生物力学机上进行测试,预加载100N,以消除骨的蠕变、松弛等时间效应对正式试验的影响,试验机速率控制在1.5mm/min,模拟胸腰椎主要运动方式,对标本轴向中心压缩、前屈、后伸、侧屈四种不同工况进行等级加载;预加载5N·m,加载速度控制在1°/min,等级差为5 N·m。对标本扭转工况进行逐级加载,记录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完全随机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显著性水平置于0.05。
   结果:在各种载荷下,五种内固定方法在轴向中心压缩、前屈、后伸、侧屈运动中,椎体相对活动范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减少(P<0.05),有统计学意义,均能起到良好的即刻稳定性,均较对照组更稳定;在上述运动方式中前路单钉棒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脊柱稳定性无统计学意义(P=0.809>0.05),与对照组的脊柱稳定性无明显差别。通过各内固定组之间比较可知,无论是何种运动方式下,钛网植入+后路椎弓根双钉棒+前路钢板组(N5)活动范围最小,稳定性最强;前路钛网植入+侧前方单钉棒组在轴向位移及左右扭转方向的运动范围较大,但仍能达到与对照组相同的稳定性。
   结论:各种内固定在行脊柱稳定性重建后均具有良好的即刻稳定性,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运动中,椎体间的相对活动范围均减小,说明比对照组稳定性更高。在轴向位移、左右扭转运动中,前路椎体切除钛网植入+侧前方单钉棒组椎体间的运动范围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具有与对照组相同的稳定性,其余内固定组椎间运动范围均小于对照组,比对照组稳定性强。各内固定组之间比较可得到:钛网植入+后路椎弓根双钉棒组+前路钢板组椎间运动范围均数最小,稳定性最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