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20例原发性肝癌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6h】

120例原发性肝癌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原发性肝癌的非病毒学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临床明确诊断的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河北省PHC的危险因素及发病特点,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对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指标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标记物、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标记物、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及有关治疗情况。
   结果: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HBV、HCV感染率分别为83.3%、7.5%,仅9.2%接受过抗病毒治疗;20.0%和6.7%分别有肝硬化和肝癌家族吏:33.3%和30.0%分别有饮酒史和吸烟史;HBV感染者中,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模式占63.0%;80.5%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deoxyribonucleic acid,HBV DNA)阳性,但其中41.4%的患者HBV DNA≥105IU/ml,HBV DNA≥105IU/ml合并肝硬化者的比例显著高于HBV DNA低于105IU/ml合并肝硬化者。68.3%的患者AFP升高,但其中仅32.5%AFP≥400 ng/ml。
   结论:本地区原发性肝癌与HBV感染以及由此导致的肝硬化密切相关,肝癌家族史、饮酒史及吸烟史与PHC发生有一定关系;抗病毒治疗有望降低HBV DNA载量,降低肝癌的发生率;对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模式、年龄在40~60岁人群应定期监测,有利于提高PHC的早期诊断率;AFP作为诊断肝癌的标志性指标,其特异性及确定诊断的数值有待进一步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