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清铁蛋白在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6h】

血清铁蛋白在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铁蛋白与2型糖尿病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一组既存在胰岛素分泌缺陷、又存在胰岛素抵抗,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全球糖尿病患者每年的增长率大约是10%,我国每年约增加120万糖尿病患者。目前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造成的致残、致死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而居第3位,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糖尿病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引起,近年糖尿病与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维持细胞正常生长和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是铁储存的一种形式,它是由肝细胞合成,主要分布于肝、脾和骨髓,肝内贮量约占体内总量的三分之一。血清铁蛋白是反映机体铁贮存情况的标志,是判断体内铁缺乏及铁超负荷的指标,其代谢的异常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本研究通过比较健康人群、单纯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患者之间SF水平以及SF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e index,ISI)、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指标间的关系,探讨其在糖尿病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从而为临床进一步防治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根据1999年WH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收集糖尿病患者共150例,根据有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分为单纯2型糖尿病组(病例B组)30例和2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组(病例C组)120例,其中又根据慢性并发症种类分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34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3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26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组28例。正常对照组(病例A组)为从同期在我院体检的人群中选择的健康个体30名。受试者过夜禁食12小时,晨起空腹抽取肘静脉血5ml,常规分离血清,保存于-80℃,用于SF、FPG、HbAlc、FINS、rC、FG、LDL-C、HDL-C等生化指标的检测。
   1.血清铁蛋白检测:采用化学发光法,用DX1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定。
   2.生化指标的测定
   ①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BMI=体重(kg)/身高(m2)。
   ②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肝功能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
   ③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由德国拜耳DCA2000+仪器进行测定。
   ④空腹胰岛素(FINS)由放免法测定;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ln(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2.5;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ln(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
   3.统计学处理:将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用SPSS17.0软件处理。各组数据进行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百分位间距)表示。铁蛋白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研究中,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不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的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铁蛋白及其他各研究因素参与T2DM及其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性采用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组的年龄、性别构成比、BMI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单纯糖尿病组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组病程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Table1)
   2.单纯糖尿病组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组的FPG、TC、TG、LDL-C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并且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组均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1)。单纯糖尿病组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组的HDL-C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并且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组显著低于单纯糖尿病组(P<0.01)。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组的HbAlc、HOMA-IR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1),并且ISI显著低于单纯糖尿病组(P<0.01)。(Table2)
   3.单纯糖尿病组血清铁蛋白水平为(187.27±55.96)μ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96.92±28.14)μg/L,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组的血清铁蛋白水平为(241.17±75.02)μ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糖尿病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Table2、Fig.1)
   4.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各亚组比较:微血管病变组、大血管病变组、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周围神经病变组铁蛋白水平进行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64)。(Table3)5 SF与TC、LDL-C、FPG、HbAlc、FINS、HOMA-IR呈正相关(r分别为0.48、0.33、0.27、0.53、0.34、0.63;P分别为0.002、0.009、0.041、0.002、0.009、0.001);与HDL-C和ISI呈负相关(r分别为-0.42、-0.66;P分别为0.003、0.001);与TG无相关性(r=0.13;P=0.085)。(Table4、Fig.2-9)6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以有无糖尿病为因变量,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多因素对糖尿病发生的影响,结果显示SF、FC、LDL-C是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以有无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为因变量,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多因素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影响,结果显示SF、TC、LDL-C、HbAlc、FINS、HOMA-IR是糖尿病患者发生慢性并发症的危险因素。(Table5、6)
   结论:
   1.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有慢性并发症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升高更为显著。
   2.血清铁蛋白升高是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可能成为预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发生的指标之一。
   3.通过降低铁蛋白的去铁疗法有望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新思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