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冠心病患者出院时心血管危险因素认知情况调查
【6h】

冠心病患者出院时心血管危险因素认知情况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心血管疾病已经逐渐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冠心病病人有很高的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包括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有研究资料显示,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再次发病和死亡的机率比正常人要高1-1.5倍[1]。许多试验资料证实了对血压、血脂等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再发心血管事件[2-6],而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就是主要针对这些可以控制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因此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极其重要。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不但需要心血管医生的高度重视而且需要心血管病患者的积极配合,心血管病患者能否积极参与配合的关键是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认知情况及对自身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认知情况,只有心血管患者的认知程度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才会提高。因此了解心血管病患者对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对自身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认知情况十分必要。本调查旨在了解冠心病患者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认知情况及对自身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认知情况,提高其认知程度,更好的促进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实施,更好的预防再发心血管事件。
   方法:
   1.研究对象
   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并且病情好转即将出院的病人280例。
   2.调查内容及方法采用问卷对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调查。通过问卷了解患者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知识的认知情况,调查内容包括控制血压、调脂、控制血糖、戒烟、限酒、饮食结构、抗血小板治疗、心梗后患者的运动量,另外了解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对于支架植入术后氯吡格雷使用时间的认知情况;通过病例了解患者自身存在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
   调查评价表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患者的一般资料,即性别、年龄、住院号、文化程度、职业、诊断、身高、体重、是否已行介入治疗等。第二部分为患者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知识的认知情况调查。第三部分为患者对自身存在上述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认知情况调查。
   3.研究分组
   将收集的资料按性别、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分组,按年龄分为青年组(≤44岁)、中年组(45~59岁)、老年组(≥60岁)三组,按职业分为农民、工人、教师、公务员四组,按文化程度分为文盲、小学、中学、大学四组。
   4.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处理,本调查是率的比较故采用X2检验,若多个样本率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进行多重比较(检验水准α'=α/比较的次数,设α为0.05)。
   结果:
   1.280例病人中,血压、血脂、血糖方面的每个问题的认知率位于2.86%至46.07%范围之内,对于吸烟最主要的危害是促进冠心病发生的认知率为52.14%,对于无禁忌冠心病患者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认知率为46.79%,对于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副作用的认知率为22.86%,对于自身存在危险因素的认知率为43.75%。
   2.不同组冠心病患者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知识认知率的比较
   2.1.女性组的认知率为30.89%,男性组的认知率为43.93%,女性组认知率低于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青年组的认知率为40.12%,中年组的认知率为42.77%,老年组的认知率为37.40%,三组认知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与老年组的认知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
   2.3.文盲组的认知率为24.43%,小学组的认知率为32.85%,中学组的认知率为43.56%,大学组的认知率为56.89%,四组认知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任意两组认知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33)。
   2.4.农民组的认知率为30.43%,工人组的认知率为46.32%,公务员组的认知率为53.25%,教师组的认知率为51.37%,四组认知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民组分别与工人、公务员、教师组认知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33),工人组、公务员组认知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3)。
   3.不同组冠心病患者对于自身存在危险因素的认知率的比较
   3.1.女性组的认知率为27.72%,男性组的认知率为53.22%,女性组认知率低于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青年组的认知率为82.35%,中年组的认知率为54.90%,老年组的认知率为32.02%,三组认知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分别与青年组、中年组认知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
   3.3.农民组的认知率为35.00%,工人组的认知率为50.00%,公务员组的认知率为59.09%,教师组的认知率为50.00%,四组认知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人组、公务员组认知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33)。
   3.4.文盲组的认知率为8.33%,小学组的认知率为27.87%,中学组的认知率为60.32%,大学组的认知率为59.46%,四组认知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盲组和中学组、文盲组和大学组、小学组和中学组、小学组和大学组认知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33)。
   结论:
   本研究显示冠心病患者对二级预防知识及自身存在危险因素的认知均不够,特别是女性、农民、老年、文化程度低的患者,要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二级预防情况首先要改善患者对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认识和患者对于自身危险因素的认识,今后必须重视对住院冠心病患者的二级预防教育,特别是女性、农民、老年、文化程度低的患者,才能够提高患者出院后治疗的依从性、最大程度预防再发心血管事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