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肺血栓栓塞患者再栓塞相关因素研究
【6h】

肺血栓栓塞患者再栓塞相关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再栓塞是肺血栓栓塞患者主要不良预后事件之一,关于再栓塞率及相关危险因素目前尚无统一结论,本研究通过长期追踪观察临床确诊的肺栓塞患者,旨在了解再栓塞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收集1998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期间经螺旋CT肺血管成像(CTPA)或肺通气灌注扫描确诊的肺血栓栓塞患者的病例资料,并进行平均28个月(确诊之日至161个月)的随访调查,分析再栓塞发生情况。应用单因素分析(t检验或x2检验)时选择P<0.10的变量进入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对可能有意义的因素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再栓塞危险因素。
  结果:在161个月内接受随访的385例肺栓塞患者中48例发生再栓塞,再栓塞发生的时间构成比依次为:第1年50.0%(24例),第2年22.92%(11例),第3年10.42%(5例),第4年5.41%(2例),第5年5.41%(2例),第6年5.41%(2例),第7年2.70%(1例),第8年2.70%(1例)。单因素分析(P<0.10)显示:D-dimer持续阳性、右心功能不全、特发性PTE、短疗程抗凝治疗(<3月)、年龄>65岁、吸烟、高血压、下肢深静脉血栓、低氧血症等与再栓塞具有相关性(P<0.05);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仅D-dimer持续阳性(OR=28.257)、右心功能不全(OR=14.806)、特发性PTE(OR=7.839)、短疗程抗凝治疗(<3月,OR=5.464)、年龄>65岁(OR=9.518)、吸烟(OR=5.464)是发生再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并且存在两个以上因素者再栓塞率明显增高,是单因素者的近3倍(87.50% vs21.66%,P=0.000)。
  结论:肺栓塞患者在发病1年内再栓塞风险最高,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再栓塞发生率逐年下降,并且在所有肺栓塞的危险因素中,D-dimer持续阳性、右心功能不全、特发性PTE、短疗程抗凝治疗(<3月)、年龄>65岁、吸烟是发生再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