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6h】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对比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对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2006年5月至2011年12月住院诊断为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并已行磁敏感加权成像患者28例,作为病例组,并收集同期住院的非静脉血栓并行磁敏感加权成像患者20例,设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由两位神经影像学诊断专家遵循盲法的原则,独立分析每幅影像学图像,观察血栓形成与否、血栓形成的直接及间接征象、血栓形成的部位及范围、病灶的信号特点等。对比各种影像学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有无统计学差异以及影像学诊断专家结果的一致性。在分析结果过程中,若两位神经影像学诊断专家结果不一致,参考第三位神经影像学诊断专家意见。
  结果:病例组28例患者中女性18例,约占64%,平均患病年龄为33.93±10.32岁。19例可找到比较明确的危险因素,9例病因不明,其中以妊娠及围产期等所致的高凝状态最常见,其次多为感染所致。颅内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可分为4种:(1)单纯高颅压型:表现为头痛、呕吐(特别是喷射性)及视乳头水肿,视物模糊等,此型共13例;(2)局灶性缺损或癫痫型:表现为局部或全身性抽搐、失语、偏瘫、偏盲等,此型共11例,其中表现为肢体无力10例,癫痫发作者7例,言语不利1例,肢体麻木1例;(3)亚急性脑病型:以意识水平下降为主要表现,此型共3例;(4)海绵窦血栓形成:主要表现为眼部症状,如眼眶疼痛、眼球活动受限、眼球突出等,此型仅1例。根据神经影像学诊断专家意见,28例颅内静脉血栓患者中,只有2例为单纯皮质静脉血栓形成,其余多合并静脉窦血栓。其中,皮质静脉血栓以额部皮层浅静脉最为多见,其次是顶部。静脉窦血栓患者中,病变静脉窦以上矢状窦和侧窦(包括乙状窦及横窦)受累最常见,且常为多个静脉窦同时受累,而单一静脉窦受累者少见。对于颅内皮质静脉血栓的诊断,灵敏度最高的是磁敏感加权成像(95%),其次是T1 WI(60%)。FLAIR及MRV的灵敏度分别是50%,35%。其余影像学方法均低于30%。对于颅内静脉窦血栓的诊断,磁敏感加权成像的灵敏度与磁共振静脉成像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均在70%以上。对颅内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脑组织水肿,FLAIR的敏感性最高,而磁敏感加权成像对颅内出血的敏感性最高。另外,所有影像学方法的特异度均为90%以上,两位影像学诊断专家之间结果一致性由Kappa值表示,最高的是FLAIR(κ=1),只有T1WI(κ=0.73)和MRV(κ=0.75)相对较差,其他均高于0.8。
  结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颅内皮质静脉血栓及出血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急性期。对于静脉窦血栓,磁敏感加权成像的诊断价值与磁共振静脉成像之间无明显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