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及危险因素的临床调查
【6h】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及危险因素的临床调查

代理获取

摘要

背景与目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更易发生认知功能损害,严重的认知功能损害与血液透析患者的高死亡率、终止透析,住院率,致残等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同时,我可们可以通过认知功能水平评估患者的脑功能状态,及时发现问题。认知功能损害增加了患者的死亡风险。国内目前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认知功能状态的研究开展较少。本研究旨在初步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人群的认知功能状态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
  对象与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于2012年1月-2012年3月间对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71例,其中原发病疾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8例(39.4%),糖尿病肾病11例(15.5%),高血压肾损害9例(12.7%);年龄在22~83岁之间,平均53.1±15.8岁;其中男性37例(52.1%),女性34例(47.9%);透析时间在4~140月之间,平均透析时间在4~140月之间,平均39.7±29.6月月。
  记录71例参与者性别、年龄、透析龄、原发病、既往病史等个人信息,并连续记录10次透析前血压、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神经心理学测试部分采用蒙特利尔量表中文版评估其认知功能(受教育年限小于12年者加1分,总分<26分认为存在认知功能损害),由同一调查员依据标准指导语,对受试对象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测试,准确记录结果。所有量表完成时间均为患者接受透析治疗前。实验室检查部分血样采集时间均为患者行血液透析治疗前。影像学检查部分患者行侧位腹平片检查,观察腹主动脉钙化情况,由影像科医师按照国外评分标准进行血管钙化评分。
  结果:71例患者全部完成了量表,平均得分为22.9±4.3,其中45例量表得分小于26分,26例得分大于(含)26分,故本研究认知功能损害发生情况为63.4%。将患者分为认知功能损害组与无认知功能损害组,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两组间,参与者年龄构成、受教育时间、透析过程中最低舒张压、原发病中糖尿病肾病比例存在明显差异,P均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性别构成、血清白蛋白水平存在差异,但0.050.10,无统计学意义。然后将有或趋于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多重逐步回归分析,最终女性(OR=3.542,P<0.05)和低文化水平(OR=-0.803,P<0.05)被确定为认知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认知功能损害普遍存在,女性较男性更易发生认知功能损害,且受教育时间越短,发生认知功能损害的可能越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