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复方双苓止泻散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6h】

复方双苓止泻散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用复方双苓止泻散灌胃治疗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大鼠溃疡性结肠炎(UC),并检测结肠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变化,探讨该药对UC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方法:取90只清洁级SD大鼠,从中随机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NC),其余80只采用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建立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通过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变化及血便等症状来判断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建立是否成功。模型建立后,把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8组,每组10只,分别为:DSS模型3天组(Dextran sulfatesodium model Three days group,DT group)、DSS模型6天组(Dextransulfate sodium model Six days group,DS group)、DSS模型生理盐水3天组(Salin model Three days group,ST group)、DSS模型生理盐水6天组(Salinmodel Six days group,SS group)、复方双苓止泻散3天组(compoundshuang-ling antidiarrhea powder Three days treatment group,CT group)、复方双苓止泻散6天组(compound shuang-ling antidiarrhea powder Six daystreatment group,CS group)、万鑫母仔快康3天组(Wan-xin-mu-zai-kuai-kang Three days group,WT group)和万鑫母仔快康6天组(Wan-xin-mu-zai-kuai-kang Six days group,WS group)。实验治疗过程中每日观察大鼠的活动、进食等一般情况以及体重、稀便、粪便隐血情况,计算各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1]。然后分别于3天、6天取时间相对应组大鼠的结肠组织标本,各组标本行HE染色,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的病理变化,评估组织学损伤情况,并应用免疫组化染色、Western-blot、RT-PCR等实验方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中HSP70的表达水平。
  结果:
  1、大鼠的一般状况
  正常对照组大鼠体重增加、大便正常、饮食活动正常;DSS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大鼠体重减轻、肉眼血便、少食懒动;CS组与WS组的大鼠体重开始增加、大便无肉眼血便、饮食活动正常。根据疾病活动指数评分,第三天时:其它各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与模型生理盐水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分别与复方双苓止泻散组及万鑫母仔快康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生理盐水组分别与复方双苓止泻散组及万鑫母仔快康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双苓止泻散组与万鑫母仔快康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六天时各组之间比较结果与第三天时各组之间比较结果相同;DT组与DS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T组与SS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T组与SS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WT组与WS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大鼠肠管HE染色及病理损伤结果
  正常对照组大鼠结肠黏膜结构完整,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排列整齐,腺体结构排列规则;DSS模型组和DSS生理盐水组大鼠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甚至缺失,腺体增生,排列紊乱,肠柱状上皮细胞坏死脱落,细胞之间界限不清,黏膜下有大量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侵润,呈典型的炎症改变;CT组与WT组大鼠结肠黏膜充血水肿减轻,黏膜下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CS组与WS组的大鼠,结肠黏膜受损结构明显恢复,肠柱状上皮细胞排列整齐,黏膜下只有少量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根据组织学损伤评分标准,统计学结果显示,第三天时:其它各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与模型生理盐水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分别与复方双苓止泻散组及万鑫母仔快康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生理盐水组分别与复方双苓止泻散组及万鑫母仔快康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双苓止泻散组与万鑫母仔快康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六天时各组之间比较结果与第三天时各组之间比较结果相同;DT组与DS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T组与SS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T组与CS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WT组与WS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大鼠结肠黏膜HSP70的表达
  正常对照组中大鼠结肠黏膜HSP70表达最高,DSS模型组和DSS模型生理盐水组大鼠肠黏膜HSP70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S组和WS组大鼠结肠黏膜HSP70的表达比DSS模型组明显增强,但表达量仍低于正常对照组。统计学结果显示,第三天时:其它各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与模型生理盐水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分别与复方双苓止泻散组及万鑫母仔快康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生理盐水组分别与复方双苓止泻散组及万鑫母仔快康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双苓止泻散组与万鑫母仔快康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六天时各组之间比较结果与第三天时各组之间比较结果相同;DT组与DS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ST组与SS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T组与CS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WT组与WS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复方双苓止泻散能使溃疡性结肠炎造成的大鼠体重减轻、少食、便血等症状消失,能够减少肠道炎性细胞侵润、促进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增值与恢复,其作用可能与复方双苓止泻散诱导增强了HSP70的表达,从而发挥对肠黏膜上皮细胞的保护和炎症的抑制作用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