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不同临床靶体积的临床研究
【6h】

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不同临床靶体积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病例资料的收集

2 治疗设备

3 放疗方法

4 治疗计划的设计及评估

5 分期标准

6 近期疗效和急性反应评价标准

7 观察指标及参数

8 随访及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219例食管癌患者放疗后生存分析

2 单因素分析结果

3 多因素分析结果

4 两组间局控率、生存率及无远处转移率

5 近期疗效

6 两组正常组织接受照射剂量的比较

7 两组间放射性毒副反应的比较

8 失败方式分析

9 死亡情况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评价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的局控,生存,放疗副反应及首次失败模式,以寻求最佳的靶区勾画范围,筛选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的合适人群。
   材料与方法:2005.1~2010.12,219例无远处转移的食管癌患者入组。中位年龄67岁(范围40~89岁),男性144例,女性75例。鳞癌206例,腺癌1例,其他类型12例。按照食管癌非手术分期Ⅰ期47例,Ⅱ期50例,Ⅲ期122例。84例患者接受放化综合治疗,135例接受单纯放疗。219例患者全部接受三维适形或调强治疗。105例患者采用累及野照射(IFIinvolved-field irradiation),只照射原发肿瘤及转移淋巴结区,处方剂量54Gy~66Gy/27~33次。114例患者采用选择性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ENIelective nodal irradiation),即根据不同原发部位照射锁上,食管旁,纵隔及胃左相应的淋巴结引流区,引流区处方剂量46Gy~56Gy,原发肿瘤处方剂量56Gy~70Gy/28~35次。对预后影响因素年龄、病变部位、是否声嘶、T分期、N分期、TNM分期、肿瘤体积、处方剂量、化疗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分析放疗后淋巴结首次失败的部位,淋巴结于照射野内失败定义为野内复发,淋巴结复发于照射野外的纵隔及胃左淋巴结引流区等区域者定义为区域淋巴结复发,区域淋巴结以外的复发统称为远处转移。
   结果:随访率为96.35%。近期疗效评价:CR为30.1%,PR为68.9%,总有效率为99.09%。全组患者1、3、5年局控率为66.94%、46.44%、40.47%,中位局控时间为28月。全组患者1、3、5年生存率为70.78%、35.64%、20.74%,中位生存时间为23月。1、3、5年无远处转移率为79.93%、66.20%、55.04%。单因素分析显示,声嘶、临床T分期、TNM分期对局控率有影响,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有临床T分期是影响局控率的独立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声嘶、临床T分期、N分期、TNM分期和GTV体积对生存率有明显影响,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仅有临床TNM分期成为影响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累及野组与预防野组1、3、5年局控率分别为62.97%、39.06%、27.20%和70.51%、53.34%、51.67%(x2=6.22,P=0.01),可见两组有统计学差别。患者年龄<65岁时,累及野组与预防野组1、3、5年局控率分别为57.34%、28.91%、19.27%和69.31%、58.03%、54.81%(x2=6.82,P=0.01)。原发病变部位为中下段累及野组与预防野组1、3、5年局控率分别为67.71%、37.71%、33.00%和73.50%、59.11%、59.11%(x2=7.17,P=0.01)。临床分期为N(0)者累及野组与预防野组1、3、5年局控率分别为69.49%、41.28%、18.35%和76.47%、58.26%、55.34%(x2=5.94,P=0.01)。单纯放疗组累及野组与预防野组的1、3、5年局控率分别为65.43%、40.73%、17.46%和69.91%、53.61%、53.61%(x2=3.94,P=0.04),均有显著性差别。累及野组与预防野组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62%、24.90%、15.00%和73.71%、45.06%、26.00%(x2=5.04,P=0.03)。原发病变部位为中下段累及野组与预防野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25%、23.02%、11.16%和70.49%、42.32%、30.20%(x2=4.02,P=0.04)。临床分期为N(0)者,累及野组与预防野组照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4.63%、29.72%、12.39%和80.65%、57.78%、29.72%(x2=6.1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累及野组与预防野组患者相比,≥1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70.5%和82.5%(x2=4.47,P=0.22),≥1级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5.3%和19.3%(x2=2.08,P=0.35)。其中预防野组有1例于治疗后29个月死于放射性肺炎。治疗后近期疗效累及野组与预防野组CR、PR、NR分别为19.0%、79.0%、1.9%和40.4%、59.6%、0。疗后随访复发或转移共140例,单纯局部或区域复发76例,局部或区域复发伴远处转移31例,单纯远处转移33例。
   结论: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预防野照射较累及野照射可提高患者的局部控制及生存。尤其对N(0)期及病变部位位于胸中下段患者,预防性淋巴引流区照射能够获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