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前后B型利钠肽及肾上腺髓质素变化的研究
【6h】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前后B型利钠肽及肾上腺髓质素变化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血清学指标的检测

3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先心病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2 先心病组介入治疗前后BNP、ADM水平的比较

3 不同类型先心病BNP、ADM水平的比较

4 先心病组介入治疗前后心功能和肺动脉压力的比较

5 先心病组介入治疗前后BNP、ADM与心功能、肺动脉压力的关系

附图

附表

讨论

1 先心病的神经内分泌变化

2 先心病与BNP

3 先心病与ADM

4 血浆BNP与ADM在先心病介入治疗前后的变化

5 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后B型利钠肽(BNP)和肾上腺髓质素(ADM)水平的变化,分析其在先心病病理生理中的作用,探讨其在评价及预测先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心功能及肺动脉压力变化中的价值。
   方法:研究对象为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心脏内科接受介入治疗的90例先心病患者,其中男40例,女50例,年龄在(1-10)岁之间。此90例先心病患者中动脉导管未闭(PDA)29例,房间隔缺损(ASD)40例,室间隔缺损(VSD)21例。对照组30例,为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健康查体中心体检的正常儿童。所有研究对象均于介入术前穿刺时及术后24小时、术后3天、术后3个月分别抽取静脉血4ml,置于含有EDTA-2Na30ul和抑肽酶40ul的抗凝试管中,30分钟内离心,收集上清液,置于-80℃冰箱保存备测。ADM及BNP均由专人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检测,试剂盒均由河北博海生物工程开发有限公司提供。对研究对象心功能的评价均由本院超声科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测,检测时间为介入术前、术后5天、术后3个月。评价心功能的指标为右房横径(RAD)、右室横径(RVD)、左房前后径(LAD)、左室舒张期末横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横径(LVESD)、左室舒张期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短轴缩短率(FS)、射血分数(EF)、肺动脉收缩压(PASP)。
   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在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的情况下,应用(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同时间点测量值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变量间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先心病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先心病组与对照组年龄分别为(4.33±2.13)岁、(4.20±1.62)岁,身高分别为(105.33±16.94)厘米、(112.08±12.27)厘米,体重分别为(18.63±4.92)千克、(21.04±4.14)千克,两组的年龄以及性别的构成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先心病组身高及体重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Table1)
   2.先心病组介入治疗前后BNP、ADM水平的比较:
   先心病组介入治疗前后各时间段BNP、ADM水平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Fig.1,Fig.2)
   先心病组与对照组相比,介入术前BNP水平(84.31±22.10ng/L),高于对照组(52.49±17.14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BNP(80.33±20.27ng/L),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天BNP水平(70.38±20.93ng/L),已逐渐下降,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BNP水平(56.01±29.58ng/L),明显低于术前,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able2)
   先心病组与对照组相比,介入术前ADM水平(57.78±10.74ng/L),高于对照组(40.11±8.6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ADM(55.47±12.85ng/L)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天ADM水平(49.52±11.02ng/L)开始下降,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ADM水平(43.84±9.20ng/L),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able3)
   3.不同类型先心病BNP、ADM水平的比较:
   先心病组中PDA组BNP水平为86.72±25.44ng/L、ADM水平为61.29±9.94ng/L;ASD组BNP水平为83.44±21.39ng/L、ADM水平为56.36±11.71ng/L;VSD组BNP水平为82.63±19.03ng/L、ADM水平为55.66±9,02ng/L;三组之间BNP、ADM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Table4)
   4先心病组介入治疗前后心功能和肺动脉压力的比较:
   先心病组介入治疗前后各时间段心功能及肺动脉压力的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Table5)
   介入术前先心病组与对照组心功能的比较:LAD(24.17±2.55)mm、(18.36±1.97)mm,LVESD(26.67±4.06)mm、(20.96±1.69)mm,LVEDD(38.23±5.02)mm、(32.79±7.21)mm,RVD(26.62±7.02)mm、(22.11±2.09)mm,LVESV(20.77±4.71)ml、(15.06±2.07)ml,LVEDV(60.21±14.88)ml、(49.16±15.78)ml,FS(35.29±8.45)%、(33.71±7.09)%,EF(64.61±6.41)%、(67.10±3.12)%,PASP(29.08±1.36)mmHg、(21.68±1.75)mmHg,两组比较心功能指标及肺动脉收缩压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术后5天LAD(22.04±2.71mm)、LVESD(24.35±2.94mm)、LVEDD(36.45±3.00mm)、RAD(24.78±4.17mm)、RVD(24.78±8.02mm)、LVESV(17.53±5.22ml)、LVEDV(52.40±13.70ml)、FS(35.08±9.03%)、EF(65.88±5.36%)和PASP(25.85±1.60mmHg),除RAD无明显变化外(P>0.05),余心功能指标较术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3个月LAD(18.58±1.92mm)、LVESD(21.36±1.84mm)、LVEDD(32.62±3.75mm)、RAD(24.83±2.39mm)、RVD(21.83±1.92mm)、LVESV(14.23±4.61ml)、LVEDV(48.45±13.89ml)、FS(34.32±5.71%)、EF(68.27±2.08%)和PASP(22.12±1.67mmH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5.先心病组介入治疗前后BNP、ADM与心功能、肺动脉压力的关系;
   先心病介入术前BNP水平与LAD、LVESD、LVEDD、LVESV、LVEDV、RVD、PASP相关关系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AD、FS、EF相关关系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ADM与LAD、LVESD、LVEDD、LVESV、RVD、PASP相关关系显著,且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AD、LVEDV、FS相关关系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Fig.3)
   先心病介入术后3个月BNP水平与LAD、LVESD、LVEDD、LVESV、RVD、RAD、LVEDV、EF、PASP相关关系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FS相关关系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ADM与LAD、LVESD、LVEDD、LVESV、RVD、LVEDV、PASP相关关系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RAD、FS相关关系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Fig.4,Fig.5.1,Fig.5.2)(Table6)
   结论:
   1.先心病患者血清BNP、AD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介入治疗后24小时尚无明显改变,术后3天逐渐下降,至术后3个月基本接近于对照组。
   2.先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其心功能状况及肺动脉压力均得到明显改善,随访至术后3个月接近于对照组。
   3.血清BNP、ADM水平与LAD、LVEDD、LVESD、LVEDV、LVESV、RVD、EF、PASP相关,其动态改变与心功能及肺动脉压力变化关系密切,可以作为介入治疗预后评估的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