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质子泵抑制剂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基础研究
【6h】

质子泵抑制剂对骨折愈合影响的基础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结果

1 实验动物数量分析 大鼠30只全部进入最终分析

2 实验组与对照组大鼠体质量变化

3 大体观察及X射线摄片观察

4 骨痂组织形态学

5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抑酸类药物(ASD)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和胃溃疡的最重要的药物,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s)和组胺2受体抑制剂(H2RAs)是其中最广泛使用的两类抑酸药。PPI类药物在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中展示了强大的作用,尤其在治疗高胃酸分泌及NSAID胃病的预防上,长期服用PPI类药物明显优越于H2RAs类药物。然而,PPI类药物也不是治疗其他胃肠道疾病必须的一线用药,PPI类经常被过分应用。随着PPI类抑酸药物的广泛应用,并发症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多家研究机构的数据表明,抑酸药能够导致骨折风险增加,尤其是PPI类药物,与髋部骨折发生存在明显关联性。还有研究显示,PPI类药物对破骨细胞的空泡型质子泵有拮抗作用,破骨细胞选择性的质子泵抑制剂可以用来拮抗破骨细胞的骨质吸收作用,破坏破骨细胞的活性,同时,PPI类药物影响成骨细胞的活性,干扰骨组织本身的吸收-重建平衡,破坏骨骼微结构;PPI类药物还引起内分泌调节的改变,导致骨骼的正常生长代谢活动受到影响,骨骼微结构发生变化。基于上述研究,PPI类抑酸药可能会对骨折愈合过程的某些环节产生影响,从而影响骨折愈合的进程,本研究通过基础实验,通过影像学、骨痂组织形态学及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方面研究PPI类抑酸药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探讨PPI药物影响骨折愈合的机制,有助于患者合理应用抑酸药物,减少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的发生率。
   方法:选择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00±20g,随机将其分为2组,每组15只:(1)实验组,胫骨干骨折模型制备后,每日腹腔注射兰索拉唑100mg/(Kg·d);(2)对照组,胫骨干骨折模型制备后,每日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动物模型制备的麻醉方法均采用10%水合氯醛0.3ml/kg剂量腹腔注射麻醉。麻醉成功后,大鼠左下肢膝正中切口,钝性分离至胫骨干,在胫骨干中间用线锯致横行骨折,以直径1.5mm克氏针顺行置入胫骨,复位后将克氏针顺行穿入胫骨远端髓腔,生理盐水冲洗伤口,逐渐缝合,分层关闭切口。术后3d,每天腹腔注射50000U青霉素预防感染。均于手术当天开始给药,根据体重调整药量,实验组以兰索拉唑100mg/kg/d腹腔注射,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实验期间动物自由摄水和食物。各组分别于术后4周处死15只大鼠,取左侧完整胫骨,X线比较两组骨痂形成量,取相应骨痂组织,置于10%福尔马林固定液中,常规固定、包埋、切片、制备5um的骨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骨组织形态发生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BMP及VEGF的表达。结果应用图像分析系统IPP(Image-ProPlus)进行半定量分析。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实验结果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若两组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若不符合正态分布,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对照组大鼠胫骨干骨折处骨痂量相对较多,形成纤维包绕,骨折线模糊,内固定克氏针无松动和移位,无畸形愈合及成角;而实验组大鼠胫骨干骨折处骨痂量较少,某些大鼠骨折线清晰,甚至有不愈合发生,部分发生内固定克氏针松动和脱落现象,通过Goldberg评分系统,两组间骨折愈合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HE染色,对照组大鼠骨折端骨性骨痂较多,只有少量软骨骨痂及纤维组织,骨小梁粗细均匀一致;而实验组大鼠软骨骨痂及纤维组织多,而骨性骨痂少;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主要在功能活跃的成骨细胞表达,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BMP、VEGF在对照组骨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
   结论:PPI类药物通过抑制骨组织中BMP和VEGF的表达,抑制骨痂的生成,骨组织形态可见纤维组织及软骨骨痂较多,骨性骨痂较少,PPI类药物有延迟骨折愈合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