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剖宫产子宫切口并发症——切口妊娠、切口憩室、切口愈合和不良180例临床分析
【6h】

剖宫产子宫切口并发症——切口妊娠、切口憩室、切口愈合和不良180例临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子宫切口妊娠126例临床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子宫切口憩室11例临床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子宫切口愈合不良43倒临床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三种剖宫产子宫切口并发症—切口妊娠、切口憩室及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不同治疗方式的效果,以期为早期诊断,正确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7月底收治的切口妊娠患者病历以及2003年至2012年7月收治切口憩室、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患者病历,对三种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年龄、孕产次、剖宫产次数、剖宫产原因、末次剖宫产至发病时间间隔、停经时间、阴道出血及腹痛、月经情况、妇科超声结果、血HCG值、治疗方式、住院时间等,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随访切口憩室术后患者和切口愈合不良患者月经变化情况。
   结果:我院近10年共收治切口憩室患者11例,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患者43例;2008年1月-2012年7月底共收治切口妊娠患者126例,占同期异位妊娠的6.02%。
   切口妊娠患者数目呈上升趋势,2008年共收治9例,2009年共15例,2010年共22例,2011年收治43例,2012年1月到7月底共收治37例,1型切口妊娠逐渐增多。61.11%患者表现为阴道少量不规则出血,自发出血多始自停经后43.2天,仅14.3%患者出现下腹痛,妇科查体中也仅有11.11%可及下段隆起或包块伴压痛。入院时13例患者未查血HCG,余患者HCG平均8292±30423.46IU/L。126例患者均由我院超声明确诊断,其中3例超声诊断胎盘植入,外院误诊率为30.16%。41例患者采取药物保守治疗,成功率为90.24%,2例行直接清宫术,18例行B超监测下清宫术,术中均无大出血,38例患者行药物联合清宫术,成功率92.11%,16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成功率93.75%,3例患者大出血入院后行子宫动脉造影加栓塞术,术后3天行清宫术,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最短。11例切口憩室患者中仅1例剖宫产术后曾有感染症状,4例(36.4%)表现为月经干净后淋漓出血,3例(27.3%)表现为月经期延长10-18天,余4例(36.4%)均无典型症状,11例患者中8例接受手术治疗,2例腹腔镜修补术,4例为开腹手术,1例宫腔镜修补,另1例行宫腔镜下胚物清除术。术后随访:1例失访,仅5例症状较前好转,且其中2例于半年至2年后复发,另外2例症状完全没有改善,且术后复查超声切口处仍存在缺损,但缺损面积较术前减小,1例未治疗自然妊娠。
   43例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中44.19%(19/43)存在贫血,34.89%(15/43)因滞产而行剖宫产,11.63%(5/43)因羊水污染,9.30%(4/43)曾发生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及妊高症的出现率均为6.97%(3/43)。以发热为主诉就诊者占46.51%(20/43),并且其中70%(14/20)伴阴道出血或脓血性分泌物,19%(7/43)的患者仅表现腹痛或单纯持续性少量出血,43例患者中36例(83.7%)采取非手术治疗,7例(16.3%)采取手术治疗,其中5例患者合并盆腔血肿,2例患者因入院后反复大量出血行子宫动脉造影术+栓塞术,1例栓塞后再次出血最终行剖腹探查术+子宫切口修补术。随访33例患者,4例发现切口憩室。
   结论:
   1、剖宫产切口妊娠发病率逐渐升高,若在诊断不明确的情况下行药流或人流术,可能导致大出血、休克等危险情况。临床治疗可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治疗措施,保守治疗方面联合治疗和B超监测下清宫较单纯药物治疗安全,对于包块大或明显凸向肌层者应行手术治疗,切除病灶,修补瘢痕。
   2、切口憩室的患者最常见表现为经后淋漓出血,其次为月经周期延长,部分可无明显症状,妇科超声及宫腔镜检查都是诊断子宫切口憩室的主要辅助方法,临床治疗方法仍需循证,尤其是否需要手术修补及修补后效果需要大样本多中心临床实践取得可靠证据。
   3、子宫切口愈合不良较常见的危险因素是贫血和滞产,而且有可能发展为切口憩室。患者术后多先出现发热,发热及阴道出血或脓血性分泌物是患者最主要的临床症状,有盆腔合并症者子宫压痛明显,对于症状轻者保守治疗效果好,对于出血多,感染重者应尽早行手术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