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ERCP术后胰腺炎患者血清胰蛋白酶原-2、Il-10和PAF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6h】

ERCP术后胰腺炎患者血清胰蛋白酶原-2、Il-10和PAF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资料

2 器械及试剂

3 ERCP及相关治疗

4 实验测定

5 统计学分析

结果

1 血清淀粉酶测定

2 血清胰蛋白酶原-2水平

3 血清IL-10水平

4 血清PAF水平

5 淀粉酶与三个指标的相关性

6 淀粉酶与三个指标对PEP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性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目前肝、胆、胰疾病的重要诊治手段之一,其具有诊断确切、疗效好、创伤小、副作用少及费用低等优点。但其属于有创操作,术后有一定的并发症,包括疼痛、出血、感染、高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等。其中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将ERCP术后血淀粉酶升高3倍以上、伴有中上腹疼痛,或符合胰腺炎诊断的影像学表现者诊断为PEP,只有淀粉酶升高而不伴有腹痛及影像学表现者诊断为高淀粉酶血症。PEP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乳头切开、胰管对比注射、括约肌切开术等因素有关。在前瞻性非选择性病例的试验中,PEP的发生率多在5%左右,PEP高危患者PEP的发生率甚至可达30%~50%。因此了解PEP的发生机制,寻找更有效的方法及早发现,并减少PEP的发生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本文拟通过对对照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组(hyperamylasemia组)、术后胰腺炎组(PEP组)血清中的胰蛋白酶原-2(trypsinogen-2)、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s-10,IL-10)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进行定量测定,了解胰蛋白酶原-2、IL-10及PAF与PEP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为预防和减少PEP的发生提供依据。
   胰蛋白酶原-2为胰蛋白酶的前体,由胰腺的外分泌细胞分泌入胰液,相对分子质量是25000。胰蛋白酶原主要有两种亚型,为胰蛋白酶原-1和胰蛋白酶原-2。胰腺炎时两种胰蛋白酶原均升高,且胰蛋白酶原-2升高更为明显。肠液中肠激酶可以激活胰蛋白酶原成为胰蛋白酶,进而加速胰腺炎发展,故胰蛋白酶原-2可作为胰腺炎早期诊断的标志物。
   IL-10是一种单链糖蛋白,由Th2细胞、T淋巴细胞、活化的B细胞等产生的重要的内源性抗炎细胞因子,能抑制单核巨噬细胞合成和表达TNF-α、TNF-1β、IL-6及IL-8等,减轻动物模型的SAP严重成度,并改善其预后,是维持细胞因子网络平衡的重要负反馈因子。SAP中有促炎细胞因子IL-6、IL-8及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升高。
   PAF是一强力脂质炎性介质,被认为是急性胰腺炎发生发展的关键性炎性介质,在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和发展机制中起重要作用,AP时,PAF从肥大细胞、血小板等细胞合成并释放出来,引起PGE-2、IL-1、IL-6、IL-8等多种细胞因子释放,造成胰腺组织严重损伤。PAF不但参与了AP时多种细胞因子的产生,而且又与这些致炎因子互为因果,引发炎症因子激活的级联反应,导致炎症反应迅速加重。随着急性胰腺炎病情的加重,PAF水平早期明显增高,晚期下降,但均高于对照组,在MAP向SAP转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亦可作为判断AP预后的指标。
   胰蛋白酶原-2、IL-10及PAF对急性胰腺炎发生发展的影响,文献中已有较多的报告,它们对PEP及其严重程度影响的研究报告较少及其能否为早期发现ERCP术后胰腺炎提供依据,这也是我们所研究的目的所在。
   方法:按照术后淀粉酶情况、有无腹痛、恶心等胰腺炎症状及是否符合胰腺炎影像学检查,将56例ERCP患者分为3组:对照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组(hyperamylasemia组)、术后胰腺炎组(PEP组),在ERCP术前、治疗后第4h及第24h,留取血液标本,检测血清胰蛋白酶原-2、IL-10及PAF水平,三种因子均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
   结果:
   1、PEP组血清胰蛋白酶原-2、IL-10、PAF水平:ERCP术后第4h、第24h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增加(4h分别为:F=34.223,P<0.05;F=19.530,P<0.05;F=37.889,P<0.05;24h分别为:F=51.627,P<0.05;F=21.904,P<0.05;F=46.555,P<0.05),血清胰蛋白酶原-2、PAF水平术后24h与术后4h相比明显下降(F=7.022,P<0.05;F=6.247,P<0.05)。血清IL-10水平术后24h与术后4h相比,无统计学意义(F=1.764,P>0.05)。术后4h时,在PEP组三者水平较对照组、高淀粉酶血症组均明显升高(P<0.05)。
   2、淀粉酶与胰蛋白酶原-2、IL-10、PAF的相关性:淀粉酶与胰蛋白酶原-2、IL-10、PAF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586、r=0.673、r=0.654,P值均<0.05。
   3、淀粉酶、胰蛋白酶原-2、IL-10、PAF对PEP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术后4h,以淀粉酶>正常值3倍、胰蛋白酶原-2>100ng/ml、IL-10>60pg/ml、PAF>28mU/ml为临界值,四者对于PEP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是:80.0%,97.6%;86.7%,82.9%;86.7%,80.5%;86.7%,85.4%;淀粉酶>正常值3倍分别与胰蛋白酶原-2>100ng/ml、IL-10>60pg/ml、PAF>28mU/ml的联合检测对PEP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100.0%,97.6%;93.3%,97.6%;93.3%,97.6%。
   结论:
   1、PEP患者血清胰蛋白酶原-2、IL-10、PAF水平在ERCP术后4h均明升高,可作为PEP的早期诊断指标,并与PEP病情程度相一致,有助于评估PEP的严重性。
   2、血清淀粉酶与血清胰蛋白酶原-2、IL-10、PAF水平呈正相关,血清淀粉酶与三个指标的联合检测,可提高PEP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