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Ⅱa2期子宫颈鳞癌44例临床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6h】

Ⅱa2期子宫颈鳞癌44例临床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治疗方法

3 分析指标

4 统计方法

结果

1 2年总生存率

2 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3 影响子宫颈鳞癌患者近期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4 不同治疗方法对宫颈鳞癌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附图

附表

讨论

1 患者因素—年龄对宫颈癌预后的影响

2 肿瘤因素对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3 治疗方法对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巨块型宫颈癌的新辅助化疗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Ⅱa2期子宫颈鳞癌患者的近期预后,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特点及疗效,并对影响Ⅱa2期子宫颈鳞癌患者近期预后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为临床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及依据。
   方法:选择2008年7月25日我院建立随访系统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科收治的44例Ⅱa2期(依据国际妇产科联盟2009年分期)子宫颈鳞癌患者,统计临床资料、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44例患者均符合以下的纳入标准:
   ①妇科检查由2名妇科副高职称以上的医师进行,并经术后病理报告证实的Ⅱa2期子宫颈鳞癌患者;
   ②临床病历资料完整,病理资料完整;
   ③有比较规范、系统的随访资料。
   全部病例都采用电话随访方式。随访开始于所有治疗完成后,随访时间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末次随访覆盖全部入组的研究对象。患者生存时间是指从患者接受手术当日到末次随访时间或该研究对象死亡的这段时间。对入组患者的年龄、分娩次数、肿瘤形态、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有或无脉管瘤栓、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卵巢是否保留、不同治疗方法等可能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或)多因素分析。本研究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统计生存率,并绘制相应生存曲线,生存率对比使用log-rank test,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单因素检验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各影响因素进行预后的多因素分析。统计分析结果均以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对随访期间失访患者、肿瘤因素以外原因死亡的患者以及末次随访时仍然存活的患者,统计分析时均当作截尾数据处理。
   结果:44例子宫颈鳞癌患者中有4例死亡,全组的2年总生存率为90.91%(40/44)。直接手术治疗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是91.89%(34/37),新辅助化疗+手术综合治疗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为85.71%(6/7),两组宫颈鳞癌患者的2年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37,P=0.626)。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年轻组(≤40岁)宫颈鳞癌患者的2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中老年组(>40岁)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43,P=0.005);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组宫颈鳞癌患者的2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无盆腔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38,P=0.014);有脉管瘤栓组宫颈鳞癌患者的2年生存率明显低于无脉管瘤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26,P=0.014);即年龄、盆腔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对Ⅱa2期子宫颈鳞癌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分娩次数、肿瘤形态、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是否切除卵巢对子宫颈鳞癌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未显示出年龄、盆腔淋巴结转移及脉管瘤栓对子宫颈鳞癌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P值分别为0.053,0.086和0.669。
   结论:新辅助化疗后手术组同直接手术组相比,2年生存率无显著提高,新辅助化疗不能改善患者近期预后,提高患者的2年生存率。患者因素中的年龄、肿瘤因素中的盆腔淋巴结转移、脉管瘤栓对患者的近期预后有显著影响,但是上述三个因素都不是影响子宫颈鳞癌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