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纤维支气管镜下白蛋白泡沫定位气胸肺破裂相关支气管
【6h】

纤维支气管镜下白蛋白泡沫定位气胸肺破裂相关支气管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3 疗效判断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靶支气管定位结果

2 定位时间(从泡沫注射至确定气胸肺漏气相关支气管)

3 靶支气管封堵结果

4 不良反应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气胸的诊断与治疗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前,国内外推荐气胸的治疗包括保守疗法、排气疗法及手术治疗,一些病史较长,肺持续漏气的顽固性气胸通常需要行电视胸腔镜或开胸手术才能治愈。然而,一些高龄、体弱、存在心肺基础疾病顽固性气胸患者并不能耐受手术治疗,则需要长期行胸腔闭式引流,胸壁长期留置引流管,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近年来,纤维支气管镜介导下,双腔球囊导管定位支气管胸膜瘘相关支气管及其封堵技术的出现,给内科治疗顽固性气胸提出新的研究方向,国内外已有诸多研究报道,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然而,我科在临床应用中感到:该方法操作复杂、医疗成本高,定位时间长,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改进,临床应用和推广受到限制。为此,我院研发了经气道纤支镜下白蛋白泡沫定位气胸肺漏气相关支气管新方法,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将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介导下,应用白蛋白泡沫定位气胸肺破裂相关支气管新方法,并对定位结果,观察定位时间,封堵效果,不良反应及预后复发率做探讨研究。
  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2月期间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呼吸内科24例顽固性气胸患者。全部患者均经院外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3周~39周,平均(6±3.4)周。入组标准:①在我院经胸腔持续负压吸引≥5天无效。②无胸腔镜及开胸手术史者。③无呼吸、循环及肝肾功能衰竭,可耐受支气管镜检查术。④KPS评分≥50分。⑤取得家属或病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患者术前常规检查,常规给予镇静、抑制腺体分泌、气道局部麻醉,连接心电监护持续生命监测体征,胸腔引流管连接到负压吸引装置,负压调至-10~-20cm水柱,观察患者平静呼吸时有持续不断气体从引流瓶箱逸出。准备白蛋白泡沫50~100ml备用。将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插入气道,到达预定检测气胸可疑靶支气管开口,沿支气管镜工作道插入泡沫注射导管至靶支气管内约2~3cm,缓慢推注白蛋白泡沫,观察定位靶支气管,如泡沫随呼吸周期上下移动,不见减少或消失,视为气胸非漏气相关支气管,依次序定位下一气胸可疑相关支气管。定位顺序为:先下后上(先下叶,后上叶),先近后远(叶支气管,段支气管,亚段支气管,次亚段支气管)。如气胸可疑相关支气管内泡沫不断补充,不断迅速减少或消失,可视为气胸肺漏气相关支气管,退出泡沫注射导管,再将支气管镜及注射导管送入下一级气胸肺漏气可疑靶支气管,重复上述操作,超选肺漏气靶支气管。定位气胸肺漏气可疑支气管后,封堵前停止或降低胸腔负压吸引水平,经支气管镜工作道插入OB胶注射导管,缓慢向肺漏气支气管内注入OB胶,一般1~3支/次(1ml/支)左右,观察引流气体情况,引流箱内气体逸出减少或消失视为封堵有效。反之无效,则5天后进行再次定位和封堵,直至引流箱内气体逸出消失。并复查胸片,患者气胸侧肺复张,继续观察1周,无复发为气胸定位封堵成功。
  结果:
  1靶支气管定位结果
  24例顽固性气胸肺破裂口相关支气管均定位成功。定位段支气管17例(70.8%),亚段3例(12.5%),次亚段1例(4.2%),涉及相邻多亚段支气管3例(12.5%);其中定位右肺16例(66%),其中段11例、亚段4例、次亚段1例,右肺上叶5例、下叶8例、中叶3例。定位左肺8例(33%),段6例、亚段2例,左肺上叶5例、下叶3例。24例定位患者中,1次定位成功17例(70.8%),2次5例(20.8%),3次2例(8.4%),4次及以上0例。
  2定位时间(从泡沫注射至确定气胸肺漏气相关支气管)
  段或亚段支气管定位时间97s~354s,平均(211±74)s,其中张力性气胸97s~327s,平均(197±66)s,交通性气胸124~354s,平均(255±87)s,张力性气胸肺漏气支气管定位时间与交通性气胸肺漏气支气管定位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15,表1)。
  3靶支气管封堵结果
  24例顽固性气胸患者均经OB胶封堵成功,其中封堵1次成功14例,2次成功7例,3次成功2例,4次成功1例。进一步分层:1次封堵成功率:交通性5例(83.3%),张力性9例(50.0%),2种气胸类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34,表2)。本研究共实施38次OB胶封堵,其中OB胶注入后引流箱内气体即刻消失(≤5min)18例; OB胶注入后气流减弱后停止6例;OB胶注入后气流减弱持续8例;OB胶注入后引流箱内气流无变化6例。
  4不良反应
  剧烈咳嗽7例(29.1%),发热4例(16.6%),胸腔出血2例(8.3%),出血量均≤20ml,原有脓气胸病情加重,诱发急性肝损伤1例(4.1%),24例患者均未出现术后胸痛。
  24例顽固性气胸病人均出院后随访1~19个月,其中1例复发同侧自发性气胸,经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治愈,至今未再发生气胸,余23例患者至今均未复发气胸,复发率为4.1%;24例患者均无慢性胸痛等不良反应。
  结论:1、与双腔球囊导管相比,纤支镜下气道内白蛋白泡沫注射定位气胸肺漏气相关支气管方法更加简单、价廉、安全和有效。2、纤支镜直视下,OB胶封堵气胸肺破裂相关支气管效果确实。然而,OB胶气道粘膜刺激性大,少数患者咳嗽剧烈。因此,术前应积极镇咳,术中充分麻醉气道,精确计算OB胶用量,将OB胶注入靶支气管远端,避免反流封堵非漏气支气管。3、液体泡沫是气胸相关支气管定位一种新的方法。但是白蛋白不是气胸相关支气管定位的理想液体泡沫,白蛋白泡沫产生少,存留时间短;易污染镜头,影响视线;易于粘附气道壁,清除略显困难,研发新的气胸相关支气管定位泡沫剂势在必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