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VEGF水平的影响
【6h】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VEGF水平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脑梗死与侧支循环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近年来,脑梗死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疾病谱的演变,脑梗死已位于导致我国人口死亡和残疾的疾病中的首位,而且与其他疾病相比,脑梗死具有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及复发率均很高的特点。我国的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状态,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改变,脑梗死的发病率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在我国每一年的新发脑卒中人数有150万~200万左右,其中脑梗死大约占70%,而且脑梗死的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严重影响人类生存与生活。丁苯酞是我国治疗脑梗死的一类新药,可阻断脑梗死后多个病理生理环节,减轻脑损伤,改善预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对血管内皮细胞拥有高度特异性的一种有丝分裂原,主要作用在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其表达上调可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体内新生血管生成,同时还具有增加血管内皮通透性的生物学功能。有实验证实丁苯酞可以促进脑梗死后缺血区域新生血管的形成,改善侧支循环情况,其原因与VEGF的表达增加有关。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和VEGF水平的影响,为其在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2013.10~2014.10期间收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共82例,发病时间在48小时内,经头颅MR或头颅CT确诊,符合1995年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的诊断标准,分为对照组(n=40)和治疗组(n=42),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和既往病史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住院时所有入选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均在4~20分。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他汀降脂稳定斑块、中药活学化瘀、清除自由基、神经保护、控制血压、血糖及对症治疗等常规治疗,治疗14天。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同时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每次100ml每日2次静脉滴注,治疗14天,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和第14天进行NIHSS评分,观察NIHSS评分的变化,并计算治疗后的减分率和有效率。所有入选患者均在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和治疗后第14天抽取3ml晨起空腹肘静脉血,全部血液标本均在抽取后3小时内离心,要求转速3000r/min,时间10min,留取血清,-70℃冰箱保存,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和治疗后第14天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并分析其VEGF水平的变化情况。
  统计学处理:所有资料均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t检验的方法进行两样本均数之间的比较,应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的方法进行重复测量资料的比较。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一般资料: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及既往病史等方面的经过比较,结果显示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NIHSS评分: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的NIHSS评分分别为(8.50±3.07)分和(8.21±3.58)分,两组相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第7天的NIHSS评分分别为(7.78±2.84)分和(6.02±2.45)分,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第14天的NIHSS评分分别为(6.27±2.56)分和(4.64±2.20)分,两组组内治疗前与治疗后第7天、第14天NIHS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后第7天、第14天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间的NIHSS评分相比较,结果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的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3、疗效评定: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第7天的NIHSS评分减分率分别为(8.38±14.51)%和(24.21±15.78)%,治疗后第14天的NIHSS评分减分率分别为(25.92±24.15)%和(39.18±25.23)%,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NIHSS评分减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治疗14天之后的有效率是62.50%,治疗组治疗14天之后的有效率是83.33%,两组相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14天后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4、VEGF水平: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的血清VEGF水平分别为(0.218±0.061)pg/ml和(0.210±0.070)pg/ml,两组相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第7天的血清VEGF水平分别为(0.316±0.059)pg/ml和(0.362±0.050)pg/ml,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第14天的血清VEGF水平分别为(0.264±0.059)pg/ml和(0.305±0.054)pg/ml,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VEGF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在治疗后第7天达高峰,在治疗后第14天VEGF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治疗后第7天、第14天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间的VEGF水平相比较,结果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的血清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
  1、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有利于恢复其神经功能,从而提高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疗效。
  2、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可以使脑梗死后VEGF的表达增加,促进脑梗死后新生血管的形成,改善侧支循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