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氧化苦参碱对高糖致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损伤的干预作用
【6h】

氧化苦参碱对高糖致大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损伤的干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现状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世界级的健康问题,近年来的研究已明确显示,全球糖尿病的发病率与患病率显著增加。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到2025年,预计全球糖尿病患者将增加到近3亿人口。
  视网膜是糖尿病的一个主要靶器官。超过50%的糖尿病患者伴有视网膜病变,其中1%~2%的患者可致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临床特点是:视网膜后极部出血,微血管瘤,渗出和棉絮斑。而糖尿病最严重的眼部改变是反复的玻璃体积血导致的增值性视网膜眼底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PDR),遮蔽和牵拉中央视网膜致其脱离。
  DR的发病机制与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的活性有关,RPE是单层高度分化的细胞,它在视网膜光感受器和脉络膜之间,其形成的视网膜外屏障对稳定视网膜内稳态和支持光感受器的功能发挥着关键作用。而据临床前期和临床研究显示,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T)具有抗炎、抗病毒、抗氧化和抗凋亡等作用。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对高糖所致大鼠的RPE细胞损伤的作用。其中包括抗炎作用和抗氧化作用。
  方法:体外培养斯普拉格-杜勒大鼠(Sprague Dawley, SD)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分为6组进行实验。①正常对照组(葡萄糖浓度:5.56mmol/L)②)高糖组(葡萄糖浓度:30mmol/L)③高渗对照组(葡萄糖浓度:5.56mmol/L+甘露醇:24.44mmol/L)④高糖+OMT治疗组(葡萄糖浓度:30 mmol/L+OMT浓度:100μrmol/L)⑤高糖+OMT治疗组(葡萄糖浓度:30mmol/L+OMT浓度:50μmol/L)⑥高糖+OMT治疗组(葡萄糖浓度:30mmol/L+OMT浓度:25μmol/L)。各组分别培养24h、48h和72h。最后收集细胞进MTT和RT-PCR实验,检测核因子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2,NRF2)、超氧化物歧化酶1(Superoxide dismutase1,SOD1)、γ谷氨酰胺合成酶(γ-glutamylcysteine synthethase,γ-GCS)、醌氧化还原酶1(NADPHquinone oxidoreductase1,NQO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α(interlecukin-1α,IL-1α)、白介素(interlecukin-6,IL-6)指标在不同组间不同时间的表达变化。
  结果:
  1噻唑兰比色法(meth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的活力明显降低(P<0.05),高渗组细胞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不同浓度治疗组的细胞活力均比正常对照组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MT浓度为100μmol/L、50μmol/L两组之间细胞活力存在明显差异,与高糖组相比亦有明显差异,要高于高糖组(P<0.05)。 OMT浓度为50μmol/L、25μmol/L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要高于高糖组(P<0.05)。
  2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RT-PCR)结果:不同时间段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渗组指标NRF2、SOD1、γ-GCS、NQO1、TNF-α、IL-1α、IL-6的表达无差异;高糖组指标NRF2、SOD1、γ-GCS、NQO1的表达轻度增加(P<0.05),TNF-α、IL-1α、IL-6的表达增加显著(P<0.05);不同OMT浓度治疗组的表达亦有差异(P<0.05),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与高糖组相比,不同OMT浓度治疗组NRF2、SOD1、γ-GCS、NQO1的表达有差异(P<0.05),增加显著;TNF-α、IL-1α、IL-6的表达下降,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
  1高糖环境可导致大鼠RPE细胞损伤,细胞活力降低。OMT可减轻高糖环境造成的细胞损伤,增加细胞活力。
  2 OMT可以抑制高糖环境对RPE细胞造成的损伤,使NRF2、SOD1、γ-GCS及NQO1表达明显上升,TNF-α、IL-1α及IL-6的表达明显下降,提示了OMT可能通过抗氧化及抗炎症作用维持了细胞内平衡状态,保护SD大鼠RPE细胞正常功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