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华法林初始剂量与INR达标率的研究
【6h】

华法林初始剂量与INR达标率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的现状及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以3mg华法林为初始剂量和按BMI指导华法林初始剂量两种给药方案对房颤及肺栓塞患者达标率的研究,并评估其抗凝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进一步了解国人应用华法林的最佳起始剂量,从而为临床进一步合理应用华法林提供更多证据。
  方法:
  对象:选取2014年01月至2015年0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二科住院需要口服华法林的患者共81例,年龄37~77岁(平均57.89±9.10),其中男性49例,女性32例。肺栓塞患者16例;房颤患者65例,其中39例为房颤射频消融术(RFCA)后患者,10例为左房血栓患者。
  方法: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共42例,以3mg华法林为初始剂量;研究组共39例,按照BMI指导的初始剂量服用(BMI<25为3mg;25≤BMI<30为4.5mg; BMI≥30为6mg)。两组患者均口服华法林钠片(芬兰奥立安集团)。详细记录患者随访期间INR的监测值,并观察记录患者的出血及血栓发生情况。随访1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INR首次达标时间(INR第一次达2~3所需时间)、不同时间INR达标率、INR稳定达标时间(连续2次INR在目标范围(时间间隔为一周)所需时间或连续3次INR在目标范围所需时间)、不同时间INR>3.0发生率、维持剂量、主要出血/栓塞事件发生率(包括牙龈出血、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等)的差异。
  统计方法:应用SPSS16.0软件包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不同时间INR达标率、INR大于3.0的发生率、并发症(出血/血栓)发生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INR首次达标时间、稳定达标时间、维持剂量的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并用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表示。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伴随疾病、合并用药、初始INR值、左房血栓及肺栓塞患者等基线特征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安全性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有2例和1例轻微出血(均为牙龈出血),两组均无血栓栓塞事件发生,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不同时间INR大于3.0的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虽然研究组超标例数较多,但是在INR>3.0时经过密切监测INR并及时调整华法林剂量均能很快使INR<3.0,并且均未有出血事件发生。两组间有效性比较:对照组在第3、5、7天的达标率分别为11.9%、23.8%、45.2%,研究组在第3、5、7天的达标率分别为38.9%、51.3%、71.8%,与对照组比较同日达标率均明显增高,两组达标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首次达标时间为7.32±2.73天,研究组首次达标时间为5.44±2.65天,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稳定达标时间为15.22±6.27天,研究组稳定达标时间为14.72±7.15天,与对照组相比稳定达标时间虽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研究组达标时间仍较对照组有缩短;对照组维持剂量为3.30±0.92mg,研究组维持剂量为3.88±0.92 mg,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维持剂量与BMI呈直线相关,相关系数为r=0.432,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3mg华法林为初始剂量相比,按照BMI指导华法林初始剂量应用于国内患者能使INR更快速、更有效达标,同时不增加出血风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