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哮喘日志的肺通气功能对应监测联合哮喘控制测试(ACT)在哮喘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6h】

哮喘日志的肺通气功能对应监测联合哮喘控制测试(ACT)在哮喘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支气管哮喘常用评估指标的综合评价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世界范围内患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慢性疾病之一,有证据表明在近20年来哮喘的发病率明显上升[1,2,3]。GINA提出哮喘治疗的目的是达到并维持哮喘控制[4]。然而,近几年,虽然哮喘的正确诊断率和治疗率有所提高,但针对每一位哮喘患者病情评估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可以说很低,哮喘控制的达标率仍然离我们的期望值很远[1]。
  不论是用指南的控制评估,还是ACT评分、ACQ问卷对哮喘的控制情况进行评估,即使是接受了依据指南分级治疗的哮喘患者,达到完全控制的比例还是微乎其微,目前全球也仅大约5%的哮喘患者达到完全控制[5,6]。相当多哮喘患者日常活动受限、非预约的门诊就诊、急诊就诊率仍然很高,疾病造成的社会负担不断增加[7],治疗上的进步并没有提高哮喘的控制达标率也没有降低哮喘的整体死亡率[8,9,10]。
  就哮喘控制达标率低这种情况我们分析认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譬如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医生对病情评估的准确性、对特殊类型哮喘的认知水平、患者不能准确感知自己气道阻塞的严重程度以及肺功能检查的可靠性等都是导致哮喘有效控制率、治疗达标率低的原因[11,12]。
  目的:探讨哮喘日志、肺通气功能和ACT联合应用于哮喘患者管理中的价值。
  方法:入组的273例哮喘患者先按照指南现行的分级标准进行分级并继续执行原治疗方案。完成第一次为期一周的哮喘日志和肺通气功能的对应监测后,对患者进行病情严重程度重新分级、哮喘症状感知分型、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根据分型和分级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治疗三月后完成第二次哮喘日志和肺通气功能的对应监测及ACT评分,根据其监测结果与第一次的对比,评估本科研的价值。
  结果:入组的273例患者,265例完成第一次对应监测。除去9例特殊类型的哮喘患者,256例哮喘患者中仅有126例可以按照《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进行分级治疗。发现了症状感知敏感型哮喘患者62例,症状感知迟钝型哮喘患者68例。根据分型和分级调整治疗方案,三月后,252例完成第二次对应监测。126例感知正常型哮喘患者转为敏感型哮喘1例,2例退出第二次对应监测,剩下的123例症状感知正常患者治疗后的ACT评分明显提高(P<0.05),FEV1%和PEF%也明显改善(P<0.05)。68例症状感知迟钝型患者除外1例退出第二次对应监测外,67例症状感知迟钝型哮喘患者治疗后的气道阻塞程度明显好转,FEV1%和PEF%明显改善(P<0.05)。62例症状感知敏感的患者,有5例进入症状感知正常组,1例退出第二次对应监测,剩下的56例症状感知敏感的哮喘患者治疗后虽然症状累积分有所下降,但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哮喘日志、肺通气功能对应监测和哮喘控制测试联合应用于哮喘患者的管理后,可以达到以下临床成果:
  1探讨出了识别哮喘患者不同症状感知类型的方法
  2明确了不同症状感知类型哮喘患者自觉症状与肺通气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3提高了对哮喘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控制水平评估的准确性
  4根据哮喘患者的分型和分级情况给与的治疗方案,明显提高了症状感知正常型哮喘患者的ACT评分,FEV1%和PEF%也明显改善;明显改善了症状感知迟钝型哮喘患者的气道阻塞程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