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鞘内化疗治疗脑膜癌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6h】

鞘内化疗治疗脑膜癌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实验方法

3 ECOG体力状况评分

4 临床疗效判断[2]

5 鞘内化疗方法及随访

6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临床特征(见Table 1)

2 临床疗效观察

3 生存情况及预后因素分析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脑膜癌病的诊治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脑膜癌病(meningeal carcinomatosis,MC)是由各种恶性癌症转移至软脑膜、蛛网膜下腔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大约占实体肿瘤患者的5%~10%。脑膜癌病是癌症患者晚期阶段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因此预后不良。目前,临床上无统一的治疗方法。本实验旨在通过鞘内化疗的方法治疗脑膜癌病,观察其临床疗效,并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33例脑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并分析年龄、性别、原发癌症、原发癌症至脑膜转移的时间、是否合并脑实质转移、腰穿压力、蛋白、葡萄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group,ECOG)体力状况(performance status,PS)、全身治疗及鞘内化疗等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结果:
  1.在33例脑膜癌病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24例,中位年龄55.0岁。原发灶以肺癌最常见,共24例。其次依次是乳腺癌、胃癌、不明癌症各2例,腮腺癌、胰腺癌、卵巢癌各1例。14例患者既往未发现恶性疾病史,而是以脑膜癌病的症状为首发表现。临床表现以高颅压最常见,共30例,其次依次是脊髓或脊神经症状(13例)、颅神经症状(10例)、抽搐(9例)、意识障碍(8例)及认知障碍(1例)。入院后经首次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肿瘤细胞者30例。28例患者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平扫,其中脑实质转移者13例。14例患者行MRI增强扫描,5例患者显示脑膜或脑实质的异常强化信号。
  2.在33例患者中,14例患者接受了标准的鞘内化疗方案,其中7例患者脑脊液细胞学转阴,转阴率50%。在临床症状方面,鞘内化疗组患者4例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3例患者稳定,1例患者进展;未鞘内化疗组患者,3例患者部分缓解,8例患者稳定,8例患者进展。两组患者症状的缓解率分别71.4%、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两组患者症状的稳定率分别为92.8%、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
  3.截止至2016年2月1日,总共随访到30例患者,12例患者仍存活。中位生存时间5.200个月(95%置信区间0.000-11.491),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71.6%、49.2%、30.7%。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是否合并脑实质转移(P=0.014)、ECOG体力状况(P=0.002)及鞘内化疗(P=0.001)与患者预后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鞘内化疗是影响脑膜癌病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结论:
  1.脑膜癌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原发癌以肺癌最常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无特异性。脑脊液细胞学是诊断脑膜癌病的金标准,头颅 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有助于诊断。
  2.鞘内化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早期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因此临床医师应积极采用此方法治疗脑膜癌病。
  3.是否合并脑实质转移、ECOG体力状况及鞘内化疗与患者预后相关。而鞘内化疗是影响脑膜癌病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