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组织同步显像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运动同步性的临床价值
【6h】

组织同步显像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运动同步性的临床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组

1.2 健康对照组

2仪器设备

3实验方法

4统计分析

结果

1 一般资料及常规的超声心动图比较

2 左室收缩同步性的比较

2.1 定性观察:

2.2 定量分析: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超声心动图技术对心脏再同步化的研究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近年来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特别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长,糖尿病以及糖尿病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对公共卫生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在糖尿病人群中,很多患者的血管系统已经发生显著的改变,并且被分为大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虽然糖尿病引起的心脏疾病主要是由于大血管的损害造成的,但是微血管的病变在糖尿病患者心功能不全的发生和发展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
  心脏的同步运动是保证心脏正常收缩和舒张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心脏能够正常泵血的必要条件,正常心脏应该保证心房与心室之间、左、右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内协调有序的舒缩运动,但是当部分心肌节段运动出现提前或延迟时,心脏就出现了不同步运动。左心室的不同步运动因为心室内部分心肌节段的提前或延迟激动导致不能有效射血,从而可能会引起心脏射血分数的下降和心输出量的减少。组织同步成像(Tissuesynchronizationimaging,TSI)技术属于组织多普勒(TissueDopplerimaging,TDI)的范畴,它可以评估左心室运动的同步性,并且不仅可以直观的显示心室不同步节段还可以对不同步程度给出定量的参数,属于一种操作简单,便捷的评价左心室运动同步性的新技术。
  目的:应用超声组织同步成像技术(Tissuesynchronizationimaging,TSI)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是否存在运动的不同步以及随着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出现对心脏运动同步性的影响。
  方法:在2014年11月~2015年12月这段期间选择60例在河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病例组,所有入选的患者都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首诊病程5年以上,按照是否伴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微血管并发症分为两组:单纯糖尿病组(T2DM1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30~66岁,平均年龄45.43±9.21岁)和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组(T2DM2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30~62岁,平均年龄48.07±7.34岁),所有患者的心电图都表现为窦性心律,QRS时限在正常范围内(时限<120ms),并且不伴有心律失常,没有束支传导阻滞,超声心动图检查获得的左室射血分数也在正常范围内(LVEF>50%),无中重度的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根据临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无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心肌病,所有患者都没有冠心病的病史和症状,部分患者可以提供冠脉造影的资料,证明不伴有冠心病。选择30例来我院查体的成人作为对照组(NC组),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43.27±8.89)岁,所有查体的成人既往均体健,在经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临床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后都没有明显异常发现。
  仪器设备:应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Electric,GE)生产的Vivid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同时配备M5S探头,频率在2.5~5.0MHz之间,仪器安装有TSI技术软件。
  操作过程:让患者左侧卧位,平静的呼吸,连接同步心电图,先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房的内径、左室舒张末室间隔及左室后壁的厚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射血分数这些常规的参数,然后在TSI模式下,测量左室12个心肌节段的收缩峰值的时间(Ts),这12个心肌节段是指左室侧壁、后间隔、前间隔、后壁、前壁、下壁的基底段和中间段,最后软件会根据测量的这12个节段的Ts得出TSI指数并通过牛眼图的形式表现出来。TSI指数包括基底段间隔侧壁延迟(SeptalLatdelay)、基底段间隔后壁延迟(SeptalPostdelay)、基底段最大延迟(Basalmaxdelay)、基底段标准偏差(Basalstdev)、所有节段最大延迟(Allsegmaxdelay)、所有节段标准偏差(Allsegmentsstdev)。以上所有操作过程都由同一实验者完成,各项数据都在测量三次后取其平均值使用。
  结果:
  1、NC组、T2DM1组以及T2DM2组三组之间的一般资料和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2、NC组一共编码360个心肌节段,其中有354个节段表现为绿色,表示心肌收缩峰值的时间正常,剩下的6个节段表现为黄色,表示心肌收缩峰值的时间轻度延迟。T2DM1组总共编码360个心肌节段,这其中呈现为黄色的共有159个,代表心肌收缩的轻度延迟,呈现为绿色的有201个,代表心肌收缩峰值的时间正常,没有表现为红色的心肌节段,即不存在中重度收缩延迟的心肌节段。不同步的室壁以侧壁、后壁多见,其次是下壁、前壁、后间隔、前间隔。T2DM2组共编码360个心肌节段,出现黄色心肌节段的有220个,表示心肌收缩的轻度延迟,出现红色的心肌节段有16个,代表心肌收缩的中重度延迟,表现为绿色的心肌节段有124个,表示心肌收缩峰值的时间正常。不同步的室壁多见于侧壁、后壁、其次是下壁、前壁、前间隔、后间隔。
  3、NC组、T2DM1组、T2DM2组的左室同一室壁相同节段的Ts均呈逐渐延迟的趋势,且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C组左室的同一节段不同室壁间Ts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T2DM1组和T2DM2组内的左室同一节段不同室壁间Ts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左室各室壁均呈基底段至中间段逐渐延长的趋势,但是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4、T2DM1组、T2DM2组TSI指数各项指标均较NC组明显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2组的TSI指数均较T2DM1组延迟,除间隔后壁延迟以外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
  5、T2DM1组、T2DM2组的左室非同步发生率均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但是T2DM2组左室非同步发生率与T2DM1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2)。
  结论:
  1、单纯糖尿病的患者和伴有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都存在左室内收缩的不同步,且随着微血管病变的出现,左室收缩不同步更加明显。
  2、单纯糖尿病的病人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病人左室不同步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
  3、TSI技术可以敏感的评价局部心肌的异常运动,它不仅可以根据颜色的变化直接显示室壁运动的时间延迟特性,而且还可以提供室壁运动的时间参数进行定量的分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