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超声组织同步显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收缩运动协调性
【6h】

超声组织同步显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收缩运动协调性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综述:超声组织多普勒成像在肥厚型心肌病中的应用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应用超声组织同步显像技术(tissue synchronization imaging,TS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患者左心室收缩协调性及其准确性。 方法:选择自2005年7月~2009年3月份就诊并经病史、临床表现、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相关检查,确诊为以室间隔病变为主的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16例,其中非梗阻性HCM (HCM)患者11例,男6例,女5例;梗阻性HCM (HOCM)患者5例,男3例,女2例;年龄22~69岁,平均(52.9±12.9)岁。正常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47~76岁,平均年龄(58.8±10.4)岁,无糖尿病、无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等心血管疾病史,心电图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等检查结果均正常。实验采用配置组织同步显像技术软件的GE Vivid7型超声诊断仪,实时获取心尖四腔观、左室心尖两腔观、心尖长轴切面,采集心率稳定的3~5个心动周期,所记录的图像存入磁盘中,进行脱机分析。先记录常规超声检查结果,再转换成TSI模式,通过绿黄红三种颜色半定量显示局部心肌收缩达峰时间(TTP)并采用定量测量HCM组和正常组6个壁12个心肌节段的纵轴局部心肌收缩达峰时间(TTP)。TSI测定的TTP反映的是心电图上R波之后,心室肌开始收缩至心室肌收缩达到峰值所经过的时间,一般将开始时间设置在等同于主动脉瓣开放的位置,而结束时间设置在主动脉瓣关闭后200ms,即相当于快速射血期开始(E波开始)。统计学方法以SPSS16.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两样本组间、组内进行非配对t检验,结果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常规超声检查资料比较,HCM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和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IVSd/LVPWd)分别为20.1±3.5mm、1.8±0.3mm,较对照组均有显著增加(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及晚期血流频谱(E峰及A峰)和E/A在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2.HCM组室间隔基底段和中间段TTP(273.1±57.6ms、281.2±69.1ms)较正常组室间隔TTP(100.5±13.9 ms、103.5±18.9 ms)明显延迟(p<0.01);HCM组左室后壁基底段和中间段TTP(161.3±27.8ms、169.4±28.6ms)较正常组左室后壁TTP(78.5±13.9 ms、82.5±16.8 ms)延迟(p<0.05),而与HCM组室间隔相比,室间隔收缩更延迟(p<0.05);同时TSI半定量上可见HCM患者室间隔处室壁可见有延迟的黄色,可见延迟节段,同上述结果一致。 结论:HCM组肥厚心肌存在左室收缩运动协调障碍,组织同步显像技术能对其进行准确评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