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停用氯吡格雷后血小板功能“反跳”和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研究
【6h】

停用氯吡格雷后血小板功能“反跳”和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病例标本来源

2 主要仪器

3 实验方法

4 技术路线:

5 统计学处理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附录二: 日常生活量表Barthel指数(BI)

附录三: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

附录四:ABCD2评分量表

综述: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的治疗与预防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缺血性脑卒中是各类原因导致脑部血液供给障碍而出现的脑组织缺血坏死。是神经内科最常见的多病因疾病,其预后差,致死和致残率高,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是现阶段我国卫生康健事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体内血小板的活化、粘附和聚集与此种疾病的进展密切相关。抗血小板治疗是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基本治疗。氯吡格雷是一种吩噻吡啶类抗血小板药物,临床应用安全性高,能显著降低缺血性事件的相对危险性。“血小板功能反跳”是近年来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中断氯吡格雷治疗后发现的。目前尚缺乏一个确切、科学的界定,且没有前瞻性的试验报道抗血小板药物停用后血小板活性反跳与不良局部缺血事件之间存在直接关联。本研究通过PL-11血小板功能监测仪监测血小板功能,分析氯吡格雷与血小板功能反跳的关系,以及血小板功能反跳与再发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搜集在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内科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就诊于神经内科服用氯吡格雷的缺血性卒中患者289例。同时开始监测这些患者的血小板功能(ADP二磷酸腺苷、AA花生四烯酸)并随访统计出坚持服药和因各种原因停服氯吡格雷的患者,继续进行血小板功能检测至少2个月,观察血小板聚集“反跳”情况或主要终点事件(缺血性)的发生情况的相关性。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χ2分析,检验标准α=0.05,以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289例患者中,氯吡格雷抵抗者30例(10.4%),这些患者继续随访过程中,发现复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缺血性脑卒中的约8例(26.7%),非氯吡格雷“抵抗”或低反应者259例(89.6%)。因各种原因(经济、出血、健康宣教不到位等)停服氯吡格雷的约153例,停药比率约为52.9%,停药后复发率是26.8%(Table1)。2、对停服氯吡格雷的患者继续进行为期2个月以上(1周、2周、4周时)的血小板功能检测,血小板聚集力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ADP-PL-11显示的范围在45%-60%。(Table2、Fig.2)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变化增加了卒中复发的风险。3、发现约76例患者出现了血小板聚集功能“反跳”的变化并有33例存在缺血性卒中的再发。血小板反跳和缺血性卒中的复发存在显著相关(P<0.05)提示停服氯吡格雷、血小板功能和缺血性卒中之间存在某种相关性。
  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停用氯吡格雷后存在血小板功能反跳,血小板功能的变化会增加缺血性脑卒中再发风险的几率。这意味着抗血小板药的合理应用对缺血性卒中的预防仍需引起进一步的关注,对氯吡格雷的合理应用提供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