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石家庄市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年内发生哮喘的危险因素分析
【6h】

石家庄市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年内发生哮喘的危险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调查方法

3 诊断标准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后支气管哮喘发生相关因素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毛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尤其是1~6月的小婴儿。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非特异性炎性反应疾病,是指由多种炎症细胞(包括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互相作用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病变。临床症状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咳嗽、胸闷、气促等,多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大多数患儿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毛细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有一定关系,近些年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做了大量研究,诸多试验证实了毛细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毛细支气管炎发展成哮喘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相互作用的,RSV感染是明确的诱发因素,特应性体质、阳性家族史、呼吸道感染、被动吸烟、婴幼儿湿疹等为其危险因素,母乳喂养、吸入糖皮质激素、毛细支气管炎冬季患病、卡介苗接种等是防止毛细支气管炎发展为哮喘的保护因素,
  目的:筛查石家庄市儿童毛细支气管炎5年后支气管哮喘发生率并筛选毛细支气管炎后支气管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
  方法:
  1、本课题为大样本回顾性研究,采用调查问卷及门诊随访相结合法,研究总体来自于2011年随机抽取石家庄市4个区(桥西区、裕华区、新华区、长安区)儿童10000名,包括4所幼儿园、6所中小学校园和4个社区城镇居民,性别不限,年龄0-14岁。查阅初筛问卷,对有喘息史的患儿进行电话及门诊随访相结合形式,随访内容包括:初始喘息发作时间、发作时年龄、发作症状、体征及胸片结果,筛查出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患儿203例,年龄0-3岁。
  2、对203例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的患儿进行再次电话及门诊随访,并发放哮喘调查问卷,结合患儿病历记录、肺功能检测、呼吸道过敏原检测等,截至到2016年2月29日,筛查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患儿。计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年后发展为支气管哮喘的发生率。
  3、根据患儿发生毛细支气管炎时的年龄分为<6月组、6~12月组、>12月组,又根据其是否发生支气管哮喘,进一步分为<6月哮喘组(n=33)、<6月非哮喘组(n=32);6~12月哮喘组(n=24)、6~12月非哮喘组(n=33);>12月哮喘组(n=32)、>12月非哮喘组(n=49)。计算不同年龄组毛细支气管炎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率。
  4、对性别、生产情况、妊娠情况、出生体重、过敏因素(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史、药物过敏史、一级亲属哮喘史、二级亲属哮喘史)、接种卡介苗因素、抗生素使用年龄、喂养史、被动吸烟史、家庭环境暴露(家中是否使用地毯、家里有无霉斑、家中有无饲养动物、家中是否养花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各年龄组毛细支气管炎后发生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
  结果:1、石家庄市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年后哮喘发生率:在10000名儿童中,共调查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203例,5年后89例毛细支气管炎病人发生了支气管哮喘,发生率43.84%;
  2、各年龄组中,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发生率随年龄增加逐渐降低,经卡方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55,P>0.05);
  3、<6月组在性别(Χ2=4.628,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2月组在生产情况(Χ2=6.768,P<0.05)、妊娠情况(Χ2=4.877,P<0.05)、出生体重(Χ2=56.000,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月组哮喘组与非哮喘组生产情况(Χ2=13.888,P<0.05)、妊娠情况(Χ2=5.797,P<0.05)、出生体重(Χ2=17.656,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6月哮喘组与非哮喘组间特应性皮炎、药物过敏、一级亲属哮喘史、二级亲属哮喘史、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2月哮喘组与非哮喘组间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药物过敏、一级亲属哮喘史、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月组哮喘组与非哮喘组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药物过敏、一级亲属哮喘史、1岁以内使用抗生素、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被动吸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家庭环境暴露因素>12月哮喘组与非哮喘组(Χ2=25.704,P=0.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6月组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发生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特应性皮炎、一级亲属哮喘史、二级亲属哮喘史是<6月组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P<0.05)。特应性皮炎、一级亲属哮喘史、食物过敏史是6~12月组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P<0.05)。特应性皮炎、一级亲属哮喘史、被动吸烟、药物过敏史是>12月组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1、石家庄市毛细支气管炎患儿5年后哮喘发生率:毛细支气管炎后支气管哮喘发生率为43.84%。
  2、各年龄组内哮喘组与非哮喘组之间发生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年龄因素对儿童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发病无太大影响。
  3、<6月组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发生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特应性皮炎及一、二级亲属哮喘史是<6月组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P<0.05)。特应性皮炎、一级亲属哮喘史以及食物过敏史是6~12月组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P<0.05)。特应性皮炎、一级亲属哮喘史、被动吸烟、药物过敏史是>12月组毛细支气管炎后哮喘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P<0.05)。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