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紫菀化学成分表征与分析及表木栓醇对人肝微粒体CYP450酶抑制作用研究
【6h】

紫菀化学成分表征与分析及表木栓醇对人肝微粒体CYP450酶抑制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UHPLC-Q-TOF-MS/MS技术鉴定紫菀中15种化学成分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UPLC-MS法同时测定紫菀药材中5种化学成分的含量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表木栓醇对人肝微粒体CYP3A4、2C9和2C19酶的抑制作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中药紫菀的研究概况与进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紫菀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 f.)的干燥根及根茎,是我国传统医药中常用中药材,中医临床应用主要为祛痰镇咳,是许多常用止咳平喘复方中药制剂中主要组成的药味之一。紫菀所含化学成分丰富,其主要类型包括萜类、黄酮、香豆素、有机酸、甾醇和挥发油等物质。有研究表明,从紫菀中分离出的紫菀酮和表木栓醇为发挥祛痰镇咳的主要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紫菀属植物不单有止咳化痰、宣肺平喘的作用,还具有抗肿瘤、抗菌、抗氧化活性。此外,有临床报道证实紫菀还具有利尿通便之功效。本研究旨在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紫菀提取物进行多组分鉴定、分析及含量测定。同时建立体外肝微粒体孵育体系,通过测定人肝微粒体中探针药物代谢产物的含量,计算抑制剂的IC50值,从而评价紫菀中主要祛痰成分表木栓醇对细胞色素P450酶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UHPLC-Q-TOF-MS/MS技术鉴定紫菀中15种化学成分。
  目的:建立UHPLC-Q-TOF-MS/MS方法,对紫菀提取物中三萜类、黄酮类及香豆素类化合物进行快速分离和成分鉴定。
  方法:首先通过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一级质谱扫描、母离子扫描和子离子扫描,研究紫菀中11个化学成分对照品的质谱裂解途径,并总结其裂解规律。进而对紫菀提取物进行 TOF-MS-IDA-8MS/MS扫描,应用数据处理系统Peak View2.0软件中MasterView分析模块,获得化合物的精确分子质量、元素组成和一级、二级质谱图,筛选和鉴定紫菀中的化学成分。色谱条件:Agilent Poroshell120 EC-C18色谱柱(100 mm×2.1 mm,2.6μm)。流动相:A为0.1%甲酸-水缓冲溶液,B为0.1%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进样量:2μL。
  结果:通过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一级质谱扫描、母离子扫描和子离子扫描,推测出紫菀中11种化学成分(包括4个三萜类、5个黄酮类和2个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途径。采用UHPLC-Q-TOF-MS/MS技术鉴定出紫菀提取物的15种化学成分(包括4个三萜类、8个黄酮及其苷类和3香豆素类),其中11个化合物通过与对照品比对,可确证其化学结构,其余4个化合物通过分析MasterView模式提供的质谱碎片信息可被推测及鉴定,误差范围在±5 ppm之内。
  结论:UHPLC-Q-TOF-MS/MS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操作简便、快捷,为紫菀成分分析与质量控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第二部分:UPLC-MS法同时测定紫菀药材中5种化学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UPLC-MS/MS方法同时测定紫菀中紫菀酮、木犀草素、槲皮素、山奈酚、阿魏酸的含量。
  方法:采用Waters BEH C18(5 mm×2.1 mm,1.7μm)色谱柱,以0.1%的甲酸乙腈(A)-水(B)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3 min,5%-45%A;3-10 min,95%-95%A),体积流量0.3 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4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进行正、负离子模式同时监测,多反应监测模式(MRM)用于定量分析。
  结果:5种成分的峰面积和浓度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7.32%-102.0%,精密度RSD值为1.51%-2.99%,稳定性良好。6批样品中紫菀酮、木犀草素、槲皮素、山奈酚、阿魏酸的含量依次为2.69-4.64、2.22×10-2-1.04×10-1、3.68×10-4-2.08×10-3、0.12-0.30、5.16×10-3-2.18×10-2 mg/g。
  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紫菀中紫菀酮、木犀草素、槲皮素、山奈酚和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第三部分:表木栓醇对人肝微粒体CYP3A4、2C9和2C19酶的抑制作用。
  目的:采用探针底物法研究紫菀中主要成分表木栓醇对人肝微粒体CYP3A4、2C9和2C19酶的抑制作用。
  方法:建立人肝微粒体体外孵育体系,以不同浓度表木栓醇为抑制剂,选取CYP3A4、2C9和2C19酶的特异性探针药物,采用UHPLC-MS/MS法测定探针底物生成的代谢产物含量,计算表木栓醇IC50值。
  结果:表木栓醇对CYP3A4、2C9、2C19酶的IC50值依次为113.8、1.336、340.5μmol/L。即表木栓醇对于3A4和2C19抑制作用微弱,而对于2C9表现出中等程度的抑制作用。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探针底物孵育法,可用于预测表木栓醇对人肝微粒体中CYP3A4、2C9、2C19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为研究药物-药物相互作用及临床合理配伍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