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PINK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障碍在NAS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6h】

PINK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障碍在NASH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仪器设备

2 主要试剂

3 主要溶液的配制

4 实验方法

5 统计学处理

结果

3 肝脏大体标本的观察

4 肝组织病理学改变

5 小鼠血清SOD、MDA、H2O2水平

6 肝组织PINK1、Parkin、NLRP3、caspase1、ASC、IL1β、IL18mRNA的表达

7 肝组织LC3Ⅱ、P62、PINK1、Parkin、NLRP3蛋白的表达

8 NASH小鼠肝组织PINK1与NLRP3相关性分析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细胞自噬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之一,可分为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e fatty liver, NA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及肝硬化,其中NASH是NAFLD疾病进程中的关键环节,但 NASH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最新研究证实,线粒体功能障碍,可诱导NLRP3炎症小体活化,加重炎症反应,而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是清除受损线粒体的经典途径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检测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水平,探讨线粒体自噬对NASH病情演变过程中NLRP3依赖性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
  采用胆碱蛋氨酸缺乏(Methionine-choline deficient diet, MCD)饮食构建小鼠 NASH模型,其对照组喂食胆碱蛋氨酸含量充足(Methionine-Choline sufficient diet, MCS)的饲料。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 inase, AST)、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otal-superoxide dismutase, T-SOD)、丙二醛(Methane dicarboxylic aldehyde, MDA)、过氧化氢(H2O2)水平;部分肝组织石蜡包埋后切片,用于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Masson染色、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余肝组织经液氮速冻后,-80℃冰箱保存,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RT-qPCR)检测肝组织PINK1、Parkin、NLRP3、caspase1、ASC、IL1β、IL18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LC3Ⅱ、P62、PINK1、Parkin、NLRP3的表达。
  结果:
  1成功构建小鼠NASH模型
  实验结果可见0周组小鼠体毛整齐有光泽,体重正常,活动度正常,精神良好,进食正常;MCS4周组及MCS8周组小鼠体毛整齐有光泽,体重增加,活动正常,精神良好,进食正常;MCD4周组小鼠体毛凌乱、无光泽,体重减轻,活动减弱,精神欠佳,进食减少;MCD8周组小鼠的体毛凌乱、无光泽,体重明显减轻,活动减弱,精神萎靡,进食量明显下降。
  小鼠体质量、肝指数比较:与0周组及MCS对照组相比,MCD模型组小鼠的体重均明显降低(P<0.01),但MCD8周组体重与MCD4周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CD8周组小鼠肝指数较0周组、MCD4周组及MCS8周组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小鼠血清生化指标
  与0周组及MCS对照组相比,MCD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且MCD8周组ALT、AST水平较MCD4周组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肝脏大体标本的观察
  0周组及 MCS4周组小鼠肝脏呈深红色,有光泽,质软,边缘锐利,密度正常;MCD4周组小鼠肝脏体积增大、呈淡黄色、可见组织间充盈淡黄色脂肪斑点、边缘变钝;MCS8周组小鼠肝脏呈淡红色、有光泽、偶见组织间有淡黄色脂肪斑点、边缘锐利;MCD8周组小鼠肝脏体积增大、呈黄色、可见黄色脂肪斑,密度降低、边缘钝。
  4肝组织病理学改变
  HE染色结果显示:0周组及MCS4周组:肝小叶结构清晰,以中央静脉为中心,肝细胞索呈放射状排列,肝细胞结构完整,大小均匀,无变性、坏死及炎细胞浸润;MCD4周组:大量肝细胞内存在脂肪空泡,部分区域出现肝索结构紊乱,可见炎细胞浸润;MCS8周组:偶见散在的脂质沉积和脂肪变,但无大泡样改变及炎细胞浸润;MCD8周组:肝细胞内充满大量大小不一的脂肪空泡,肝细胞结构紊乱呈气球样变,大量炎细胞浸润,呈灶状分布,以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为主。
  Masson染色结果显示:0周组及MCS4周组:肝小叶结构完整,除汇管区内有胶原纤维染色外,未见有胶原纤维;MCD4周组:肝小叶结构尚存,纤维局限于汇管区,细胞呈长梭形,窦周隙内少量胶原纤维增生;MCS8周组:肝小叶结构完整,汇管区及窦周隙可见少量胶原纤维增生;MCD8周组:肝小叶结构紊乱,小叶中央有胶原纤维存在,可见明显的肝细胞坏死及纤维组织增生,增生的胶原纤维分布于窦周隙内。
  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0周组及MCS4周组小鼠肝组织未见红色脂滴;MCD4周组小鼠肝组织可见大量红色脂滴,肝小叶内含脂滴细胞数/总细胞数约为40~65%;MCS8周组可见少量散在红色脂滴,成小颗粒状,肝小叶内含脂滴细胞数/总细胞数约为3~10%;MCD8周组小鼠肝组织可见大量红色脂滴,部分融合成片,肝小叶内含脂滴细胞数/总细胞数约为65~90%。
  肝组织病理NAS评分:MCD4周组及MCD8周组肝组织评分较0周组、MCS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总分>5分,符合 NASH组织学诊断。
  5小鼠血清SOD、MDA、H2O2水平
  与0周组及 MCS对照组相比,MCD模型组小鼠血清 MDA、H2O2水平均升高,SOD水平降低(P<0.05);且MCD8周组H2O2水平较MCD4周组升高,而SOD水平较MCD4周组降低(P均<0.05)。
  6肝组织PINK1、Parkin、NLRP3、caspase1、ASC、IL1β、IL18mRNA的表达
  RT-qPCR结果显示:与0周组及MCS对照组相比,MCD模型组小鼠肝组织NLRP3、caspase1、ASC、IL1β、IL18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 Parkin mRNA表达水平降低,且MCD8周组与MCD4周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D8周组小鼠肝组织PINK1 mRNA表达较0周组、MCD4周组及MCS8周组均明显升高(P均<0.05)。
  7肝组织LC3Ⅱ、P62、PINK1、Parkin、NLRP3蛋白的表达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0周组及MCS对照组相比,MCD模型组小鼠肝组织 PINK1、Parkin蛋白表达均降低、NLRP3蛋白表达升高,且MCD8周组与MCD4周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C3Ⅱ蛋白表达在MCD4周组较0周组、MCS4周组升高,而在MCD8周组降低(P均<0.05);P62蛋白表达在MCD8周组较0周组、MCD4周组及MCS8周组均明显升高(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8 NASH小鼠肝组织PINK1与NLRP3相关性分析
  NASH小鼠肝组织PINK1与NLRP3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r=-0.821(P<0.01)。
  结论:
  1 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参与了NASH的病理过程。
  2线粒体自噬功能障碍,可能通过上调ROS,激活NLRP3炎症小体,促进NASH疾病进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