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麦耐盐突变体生化标记的研究及PCR检测
【6h】

小麦耐盐突变体生化标记的研究及PCR检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 要

ABSTRACT

缩写词及专用词汇

文献综述

1植物耐盐性与遗传改良

1.1种质资源耐盐性筛选与小麦遗传改良

1.2杂交育种向小麦转移外源耐盐基因

1.3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进行植物遗传改良

1.4耐盐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与遗传改良

2利用遗传标记定位和寻找突变基因

2.1形态标记

2.2细胞标记

2.3生化标记

2.4分子标记

3突变基因检测与分析技术

3.1 DNA测序(Sequencing)

3.2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

3.3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3.4 DNA芯片技术(DNA Chip)

3.5 mRNA差异显示技术(DD-PCR)

4植物的交叉适应及同源序列在特定基因分离中的应用

4.1植物的交叉适应

4.2利用同源序列分离特定基因

引言

材料和方法

1.材料

2实验方法

2.1生化分析

2.2 PCR-SSCP分析

2.3测序分析

结果和分析

1生化标记分析

1.1高分子量麦谷蛋白(HMW-GS)SDS-PAGE电泳

1.2酯酶-5(EST-5)等电聚焦电泳

1.3 β-淀粉酶-1(β-Amy-1)等电聚焦电泳

1.4 α-淀粉酶-1(α-Amy-1)等电聚焦电泳

1.5谷草转氨酶(GOT-2)不连续垂直板电泳

2 PCR-SSCP分析

2.1基因组DNA的提取和纯化

2.2 gf-2.8基因蛋白质编码序列的PCR扩增结果

2.3 SSCP分析

3 DNA测序结果

3.1质粒pUC18的酶切

3.2转化结果

3.3重组子的快提鉴定

3.4重组子的PCR扩增鉴定

3.5序列分析结果

讨论

1对生化标记分析结果的讨论

2 PCR-SSCP分析与测序相结合检测植物突变基因的探讨

2.1对PCR-SSCP分析和测序结果的讨论

2.2对8901-1 7*序列分析的讨论

2.3 PCR-SSCP分析与测序相结合检测植物突变基因的可行性

3对两个小麦耐盐突变体的突变机理的探讨

4 T-A克隆法有效克隆PCR产物

5小麦耐盐性的遗传改良现状与前景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依据前人的工作研究人员选择普通小麦第一、三、四、六同源群进行了生化标记的研究.高分子量麦谷蛋白(HMW-GS)SDS-PAGE,酯酶(EST-5)、β-淀粉酶-1(β-Amy-1)、α-淀 粉酶-1(α-Amy-1)等电聚焦(IEF)电泳以及谷草转氨酶(GOT-2)不连续垂直板电泳分析结果显示,974915与其父母本在HMW-GS、β-Amy-1谱带上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带型;8901-17与其 新本冀麦24在α-Amy-1谱带上表现两条与耐盐性有密切关系的差异带.两个突变体与其相应亲本在EST-5和GOT-2上均未表现差异.结合前人醇溶蛋白分析,研究人员认为974915的耐盐突变可能主要发生在第一、四同源群上,而8901-17的耐盐突变则可能主要发生在第一、六 同源群上,该结果为RFLP定位耐盐基因时探针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