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840-1860年的北洋海防军事布局研究
【6h】

1840-1860年的北洋海防军事布局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一)题目解析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创新与不足

一、鸦片战争前的北洋海防概况

(一)清代初期的北洋海防地理形势—“天造地设之险”

(二)清初北洋海防建设与发展概况

(三)清代中期北洋海防形势的变化和海防建设的发展

二、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北洋海防兵力部署

(一)背景概述

(二)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北洋海防军事布局

(三)军事布局评价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北洋海防兵力部署

(一)严峻的海疆形势

(二)第一次大沽口之战时的北洋海防兵力配置

(三)大沽口海口大捷时的北洋海防军事布局

(四)第三次大沽口之战时北洋海防军事布局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一直与海洋息息相关。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海洋竞争的日趋激烈,海防已越来越为濒海国家所重视。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学术界已将海防研究作为一项重大课题。目前学术界对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北洋海防军事布局的研究尚未给予足够的关注。鉴于此,本文力图在占有大量丰富、可靠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把研究重点放在了清中央政府和北洋三省地方政府为抵御英法的海上侵略、保卫京师安全及北洋海疆而采取的具体军事布局这一方面。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对这一研究课题的意义、方法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评述,以此作为本文论述的基础,进而阐述本文的主旨;第一部分本文通过对鸦片战争前北洋海防概况的追述,探究晚清北洋海防的历史溯源、防御对象及其与生俱有的传统制约因素;第二部分把第一次鸦片战争分为四个时间阶段来全面考察北洋海防军事布局的具体措施及其实施效果;第三部分以三次大沽之战为分界线来全面考察北洋海防的布防思路以及具体的兵力调动和军事布局的实施效果评述;最后对全文所论要点进行概括和总结。 经过全面分析,作者认为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北洋海防军事布防从思路到措施是逐渐走向成熟的。但是北洋海防军事布局仍具有很大的时代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单纯守口”的消极防御的海防战略方针,始终把北洋海防的重点围绕在拱卫京师这一狭隘目标上,主动放弃制海权。这种消极保守的海防战略方针指导下的北洋海防军事布局,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的实践是完全失败的。 研究两次鸦片战争期间北洋海防军事布防情况不仅对考察晚清的海防政策、海防建设、海权意识、晚清的军事近代化进程等方面有巨大的学术价值,而且对推动当今中国尤其是渤海湾地区的海防建设和海洋经济文化事业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