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及对策研究
【6h】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国家文化安全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及创新

一、文化安全:全球化时代国家安全内涵的新变化

(一)文化概念及国际政治领域中的文化内涵

(二)国家安全研究的新发展

(三)国家文化安全的基本理论

二、中国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凸现的全球化根源

(一)全球化与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增生

(二)全球化挑战我国文化主权安全

(三)加入WTO使我国国家文化安全建设面临新问题

(四)互联网的普及加大了我国捍卫国家文化安全的难度

三、当前中国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的外部挑战

(二)中国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的内部挑战

四、加强文化战略研究,确保中国国家文化安全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研究,增强其传播力和影响力

(二)创新民族文化,确立“和而不同”为核心的民族文化发展战略

(三)增强经济实力,构建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

(四)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合作,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五)加快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文化安全战略体系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国家文化安全,是学者于20世纪90年代面对国际政治和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和发展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并且越来越为学术界和社会所关注。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推动了文化全球化;国际互联网络迅速普及;中国加入WTO;美国在全球推行其“文化霸权”战略。这些环境因素在促进中国与国际社会广泛而深入交流的同时,也使中国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和挑战。中国如何克服和消除全球化带来的文化负面效应,保持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是中国在和平发展进程中理应承担的历史责任,并且对于正在崛起的中国极具现实意义。本文正是鉴于这样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来研究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这一课题的。全文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文化安全是全球化时代国家安全内涵的新发展。具体阐述了文化的概念,指明在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同的:探讨了从二战时期开始的传统国家安全研究到全球化时代由于国际社会面临新问题而确立新国家安全观的历史演进过程;介绍了国家文化安全的基本理论,包括对其概念的探讨、特征的分析及重要战略地位的强调;最后指出现阶段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基本含义是指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第二部分分析了中国国家文化安全问题凸现的全球化根源。主要从实践的层面探论全球化对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的影响。全球化发展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它对中国文化带来的不安全因素日渐彰显,是影响中国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时代因素;作为正在崛起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在参与全球化进程中首先面临的是文化主权问题上的巨大挑战:加入WTO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压力增大,加大了国家文化建设的难度;互联网具有快捷性、隐蔽性和自由性特征,而我国网络技术和信息占有的落后使得我国文化安全面临新的挑战而且维护难度也随之加大。 第三部分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阐明当前中国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着双重挑战。美国“文化霸权”是中国国家文化安全面临的最严峻的外部挑战。包括: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对华扩张:美国文化价值观对中国精英阶层的灌输和渗透以及对中国大众文化的深刻“重塑”;美国还善于利用经济手段对华实施“文化霸权”; 最后列举了美国对华的《十条诫令》,以揭露美国的文化战略图谋。本文归纳了三方面的内部因素:其一,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创新不够,影响力有所下降;其二,中华民族文化理论创新不足,发展存在问题,导致中华文化价值观受到质疑;而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落后又使中华文化传播力犹如雪上加霜;其三,腐败和道德失范等社会问题进一步加深了国家文化安全领域的矛盾。第四部分在上文全面论述了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国家文化安全领域面临的巨大威胁和挑战的前提下,探索了解决问题的五点思路和对策。第一,加强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研究,增强其传播力和影响力;第二,创新民族文化,确立“和而不同”为核心的民族文化发展战略;第三,增强经济实力,构建中国特色文化产业体系:第四,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合作,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第五,加快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文化安全战略体系。 总之,文化凝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全部的智慧和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真正的根。面对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冲突和挑战,维护中国国家文化安全是保证中华民族复兴和延续的重要条件。在21世纪,中国的和平崛起,既是经济、政治的崛起,同时也应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崛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