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现代汉语词典》联合型形容词释义元语言的句法语义规则研究
【6h】

《现代汉语词典》联合型形容词释义元语言的句法语义规则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0绪论

0.1研究目标及意义

0.1.1研究目标

0.1.2研究意义

0.2相关研究综述

0.2.1“元语言”研究综述

0.2.2形容词释义元语言研究综述

0.3本文的理论依据

0.4研究方法及工作流程

0.4.1研究方法

0.4.2 工作流程

1本文研究范围及释义基本原则

1.1研究范围的确定

1.2本文研究范围

1.3释义基本原则

2《现汉》中联合型形容词释义元语言的句法语义结构规则

2.1词语对释

2.1.1以联合结构词语对释

2.1.2以其他结构词语对释

2.2短语释义

2.2.1以联合结构短语释义

2.2.2以偏正结构短语释义

2.2.3以述宾结构短语释义

2.2.4以主谓结构短语释义

2.2.5以述补结构短语释义

2.2.6以“的”字结构短语释义

2.2.7以成语或其他固定短语释义

2.3语句释义

2.3.1定义式释义

2.3.2描写式释义

2.3.3解说式释义

2.4小结

3释义指示语和释义固定格式

3.1前人的研究

3.1.1翁晓玲的研究

3.1.2卢骄杰的研究

3.2释义指示语分析

3.2.1“形容”

3.2.2“比喻”

3.3释义固定格式分析

3.3.1释义扩注

3.3.2“~的样子”

3.4小结

4《现汉》中存在的问题及修订建议

4.1《现汉》中存在的问题

4.1.1关于词类标注

4.1.2释义中存在的问题

4.2修订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释义元语言是指词典中用来解释词义和说明词的用法的语言.对词的意义及用法的说明是词典编纂的核心任务,是词典的生命线,因此释义元语言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词典的质量,如何提高释义元语言的质量是词典编纂的核心问题之一. 本文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为研究对象,运用归纳总结、定量分析、例证分析、语义比较等研究方法,在穷尽性、封闭性研究的基础上对联合型形容词释义元语言的句法语义结构规则进行了全方位的描写及量化分析,希望能藉此实现以下研究目标:第一,在释义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归纳出《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联合型形容词释义元语言的句法语义规则系统。第二,统计出联合型形容词的数量以及各类释义模式的使用数量和出现频率,以供同类研究参考。第三,考察《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益的修订建议。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研究范围及释义基本原则的确定。由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所收录的形容词及其释义情况较为复杂,因此本文在开始部分对具体研究范围作出了一个详细的界定,为以后的研究铺平了道路。另外,释义模式的分析需要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因此本文在对诸多前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宋文辉、武建宇《辞书元语言的建构原则》(2007)-文中提到的四项释义的基本原则即“象似性原则”、“系统性原则”、“便于释义的原则”和“经济性原则”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用以指导释义模式的分析及释义具体规则的建构。 第二,联合型形容词释义元语言句法语义结构规则的描写分析。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我们通过对对象语料的考察整理,归纳总结出了《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联合型形容词释义元语言的句法语义规则,主要包括:词语对释、短语释义和语句释义三种类型.其中,词语对释又可分为以联合结构的词语对释和以其他结构的词语对释两种类型;短语释义情况比较复杂,可以分为以联合短语、偏正短语、述宾短语、主谓短语、述补短语、“的”字短语以及成语和其他固定短语释义七种类型;语句释义又包括定义式、描写式、解说式三种类型。我们结合例证分析详细说明了各项规则的适用范围、释义状况及存在利弊等问题,尝试解释了各类释义模式的选用动因及其合理性,并且对各类释义模式都进行了全面的数量及频率统计,由此我们可以探知《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联合型形容词释义系统的全貌。 第三,释义指示语和释义固定格式分析。释义指示语和释义固定格式也是释义元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可以起到提示下文、完足语义、说明句法功能等作用。本文在第三章对联合型形容词释义系统中使用较为频繁的释义指示语“形容”、“比喻”和释义固定格式释义扩注、“~的样子”进行了分析描写,说明了它们的释义功能和分布情况,并且以列表的形式进行了分类统计。 第四,《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存在的问题及修订建议。通过对材料的考察分析我们也发现,《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虽几经修订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在最后部分分别从词类标注和释义体系两个方面进行了简单的讨论,并且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益的修改建议,希望能为《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以后的改版修订提供些许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