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积极特质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6h】

大学生积极特质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1理论研究

1.1积极特质的定义

1.2积极特质的界定

1.3积极特质的研究

1.4积极特质的研究现状

2本研究的总体思路、研究的问题与研究意义

2.1研究的总体思路

2.2研究的基本问题与本研究的意义

2.2.1研究的基本问题

2.2.2本研究的意义

3实证研究

3.1大学生积极特质结构的理论建构—结构模型的建立

3.1.1研究目的

3.1.2研究方法与程序

3.2大学生积极特质行为评定问卷的编制与验证

3.2.1研究目的

3.2.2研究方法和过程

3.3研究结果

3.3.1信度检验

3.3.2效度检验

3.3.3验证性因素分析

3.4大学生积极特质行为评定问卷的实证性研究

3.4.1性别差异

3.4.2专业的差异

3.4.3非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的差异

3.4.4生源地差异

3.4.5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

4讨论

4.1关于大学生积极特质的结构和内容

4.2关于大学生积极特质行为评定问卷

4.2.1关于大学生积极特质行为评定问卷的信度

4.2.2关于大学生积极特质行为评定问卷的效度

4.3关于实证性研究—大学生积极特质影响因素的分析

4.3.1性别差异

4.3.2专业差异

4.3.3非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的差异

4.3.4生源地差异

4.3.5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

4.4关于本研究的不足及后期的研究设想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积极特质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人性的优点,是个体核心的人格特质和个性特质,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的积极特质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人性中的优点是对抗心理疾病重要的调节与缓冲器。开发与培养人性的优点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已成为当代心理学知识新的增长点与兴奋点。因此对积极特质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第一部分介绍积极特质的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第二部分陈述了本研究的问题、意义以及总体研究思路。第三部分为实证研究,由以下二个分项研究构成: 研究一通过集体访谈和个别访谈,获得了35名大学生对积极特质行为特征的描述,对其作定性分析和语义编码,并结合文献构建出大学生积极特质的结构模型。 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编制出230个项目的初始问卷,对500名大学生的初测结果分析后,形成了188个项目的正式问卷。然后对1760名大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积极特质存在一个由好奇心,判断力、团队精神、创造性、勇气、仁慈、领导力等因子组成的二阶结构。同时进一步分析了大学生积极特质的影响因素。性别、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文史类与理工类专业、城市与农村生源、民主型与专制型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的积极特质均有影响,其中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积极特质的影响最大。 自编大学生积极特质行为评定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论文第四、五部分对研究结果做了讨论和总结,指出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著录项

  • 作者

    周嵚;

  •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
  • 学科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石国兴;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学生心理学;
  • 关键词

    积极特质; 大学生; 验证性因素;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