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北省唐山市高校公体武术教学开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6h】

河北省唐山市高校公体武术教学开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引言

1.1选题依据

1.2研究现状

1.3研究的必要性

1.4研究任务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唐山市高校武术教师队伍的现状

3.1.1唐山市普通高校武术教师队伍的结构

3.1.2唐山市高校武术教师的数量

3.1.3唐山市高校武术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科研能力

3.2学生对武术的认识

3.3唐山市高校的武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内容

3.4武术场地器材、设施状况

3.5校内武术社团的开展情况

4对策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武术是一项有着浓厚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和很高的社会价值的体育项目,是贯彻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广泛的社会价值,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现在,武术已经成为普通高校体育公共课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武术的教学也已经成为大学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对唐山市10所高校开展武术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和总结,旨在发现目前唐山市高校武术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助于我们了解唐山市大学生对武术运动的认识和参与情况,了解唐山市在校大学生的武术学习状况和实际需求,了解当前唐山市高校武术运动的实际发展状况,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并结合唐山市高校武术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以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合唐山市高校武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对于我国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唐山市的普及与发展,和进一步深化唐山市高校武术教学改革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现场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北省唐山市十所普通高校的武术公体课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唐山市高校的武术教师年龄结构以年轻教师居多;学历层次偏低,大多数都集中为本科,教授和副教授的比例很低,讲师占了很大比例。
   武术教师在各高校中占体育教师总人数的比例很低,武术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比较重。唐山市高校的武术教师所拥有的学生数量较多,武术专业教师缺乏比较严重,有很多学校用一些非武术专业的教师承担部分武术教学工作。
   2.唐山市高校武术教师的教学态度比较严谨,能够充分备课;多数武术教师有较高的武术理论水平,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武术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的评价也较高;武术教师的科研能力较差。武术教师很少参加学术团体,教师在学术交流上处于比较封闭状态。
   3.唐山市高校公体武术教学中,教学内容比例安排不合理。教学内容主要是“老三样”,即初级长拳、24式简化太极拳、初级剑术等。
   4.目前唐山市的高校中大多数场地和器材还不太完善,教学中没有固定的场地,所用器材大多不太规范。
   5.唐山市有一部分高校是通过学生武术组织来开展武术群体活动的,而各高校开展的程度和水平又各有不同,还有部分高校根本就没有任何武术团体组织。
   针对河北省唐山市十所高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和发展对策:
   1.各高校在招聘体育教师时,应适当多引进武术专业人才。全面提高武术师资队伍的素质:一方面要提高他们的任职学历水平,另一方面要在任职后对他们进行培训。武术教师个人也应克服教学中的不利因素,尤其是青年教师,应转变观念,提高专业能力,提高自身素质。
   增强全教研室的学术氛围,提高武术教师的科研水平,尽量做到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
   2.武术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意识水平。
   3.在武术教学中根据唐山市高校体育公体课教学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可接受性,并且要讲究实效,由浅入深,确定和组织好教学内容。
   在上课的过程中,合理安排好武术课的准备活动内容,在武术基本技术的教学中,教学方法要呈灵活多样性,要生动形象。场地与器材等等都要合理安排,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符合社会的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在制定武术课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时,既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要照顾到部分学生的不同需求。
   在武术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技术技能的传授与提高,也要重视武术文化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思想道德教育。
   进一步完善武术课的考评制度,使武术考评制度与教学过程相匹配。
   4.各高校要加强武术硬件建设,使教学的物质条件更加完善。
   5.各高校要加强对校内武术群体的支持和指导。还应加强各高校间武术群体联系与交流。加大在校内对武术运动的宣传力度,使参加武术运动的活动群体不断壮大,使中华民族优秀武术文化发扬光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