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石家庄市区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状况的研究
【6h】

石家庄市区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状况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1 选题背景

1.1 我国“阳光体育”概念的提出

1.2“阳光体育”的内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石家庄市区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3.1.1 学生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认知态度的剖析

3.1.2 学生对学校体育课项目安排的满意度的解析

3.1.3 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时间情况的分析

3.1.4 学生是否能正常参加体育锻炼调查探析

3.2 对石家庄市区中学体育教师情况调查与解析

3.2.1 石家庄市区中学体育教师师资情况调查与分析

3.2.2 石家庄市区中学体育教师每周课时情况调查与解析

3.2.3 石家庄市区中学体育教师对“阳光体育运动”认知态度情况分析

3.3 石家庄市区中学实施《标准》的情况调查与研究

3.3.1 石家庄市区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开设情况调查与分析

3.3.2 石家庄市区中学实施《标准》的情况探析

3.3.3 家长对孩子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态度的分析

3.3.4 石家庄市区中学场地器材情况解析

结论与建议

引用文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2006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下发的5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6号“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文件[2],为广泛深入开展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是新时期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大战略举措[3]。阳光体育的启动目的在于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体育锻炼的风气,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坚持做到“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终身体育”,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思想意识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基础,这个时期的启蒙教育将对学生思想意识的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体育文化的修养产生很大的影响,有着重要的意义[4]。
   近年来,河北省“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卓有成效,2009年河北省教育厅关于转发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开展第三届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冬季长跑活动的通知,广大学校积极参与。石家庄市是河北省的文化政治经济中心,所以,以石家庄市区中学“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为题材的研究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由于“阳光体育运动”本身所具有的各种要素的丰富性和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并考虑到研究的限制和研究时间的有限性等多方面的因素,本研究不能包括所有方面,只能根据研究的需要和研究的条件,在尽可能全面的基础上选择一些相关的重要方面来做重点研究。本文通过使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石家庄市区33所中学的1328名学生和213名体育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石家庄市市区中学生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情况、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的认知态度情况、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情况、体育教师学历和职称情况、认知情况、以及各学校实施《标准》的情况、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的情况和家长对“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认知情况,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研究发现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石家庄市区中学有60%的中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一无所知,但大部分中学生还是比较认同通过体育锻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的。
   有近60%的学生对学校体育项目的设置表示比较满意或不满意,说明我们的学校在体育项目的设置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比如一些新项目的开设率不高,学生的选择范围小。能真正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学生仅仅占6%,中高考压力与体育锻炼之间的矛盾仍然是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矛盾。
   我的调查中没有中教特级教师,体育教师学历以本科为主,教师与本校及其他学校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较少,知识无法及时得到更新,从而影响了“阳光体育”运动的长远发展。
   石家庄市体育与健康课开课不足的情况还是存在的。调查中,18所学校全面实施,7所学校部分实施,有8所学校根本没有实施,说明“阳光体育运动”并没有全面“开花”。
   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开始关注到孩子的健康,关注孩子的体育成绩,但仍有一大部分的学生家长不太关心或根本不关心孩子的课外体育锻炼,片面追求中高考的“成才之路”。
   石家庄市区中学有近一半学校的场地器材不能满足“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需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