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艺术神话的消逝——关于艺术价值的当代思考
【6h】

艺术神话的消逝——关于艺术价值的当代思考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第一章 从膜拜价值到审美价值

第一节 原始阶段的艺术

第二节 古典阶段的艺术

第二章 从审美价值到展示价值

第一节 以电影为代表的复制艺术

第二节 展示价值成为主导的艺术

第三节 本(雅明)阿(多诺)的互补与分歧

第三章 从展示价值到商业价值

第一节 图像作为重要的艺术形式

第二节 后现代艺术的参与性与开放性

第三节 现代艺术对灵韵的借用

第四节 .媚俗的艺术

第四章 艺术的救赎与超越

第一节 拯救者的艺术

第二节 艺术的救赎

第三节 艺术对现世的超越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最原初的艺术是作为一种“神秘的力量”同宗教一起被顶礼膜拜的,此时的艺术更多地具有一种膜拜的价值而非是审美,那些今天看起来十分重要的审美因素,在那个时代是淹没在神性的光辉之中的。
   随着技术的发展、劳动分工的出现,艺术渐渐地从膜拜中脱离出来而专注于审美,但“天然共生”的亲缘性,仍然使得艺术与宗教保持着一种密切的关系,并且这种密切的关系持续了近千年。
   机械复制技术的出现,打破了审美价值一统天下的“僵局”,以电影为代表的新兴复制艺术,在新的条件下迅速地占据了优势,取代了古典审美艺术成为新的霸主。电影所具有的展示价值也迅速地攻占了审美价值的领地,随之而来的是艺术神性不断地走向淡化,艺术开始向大众露出了它世俗的一面。在这个变化了的世界里,随着艺术展示价值的凸显,“灵韵”的古典艺术开始走向衰微,古典时期的艺术规则开始变得苍白无力。
   进入到后现代社会之后,艺术与消费品被强制取消了差别,艺术的创作、传播、消费、接受都出现了一种商业化的新倾向。商业化的趋势深深的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认知方式、生活习惯及价值观念,在价值多元的声浪中,信仰的缺失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现象。在今天这个信仰缺失的时代,艺术似乎已难以再担负起指引人前进的职责,一切艺术都被置于消费文化语境之中,成为人们消费的一部分。艺术已经完全蜕变成为帮助人们获得精神快感的一种工具,由此,艺术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但这并不意味着艺术因此变得可有可无了。在这样一个价值多元、甚至信仰丧失的时代,艺术更要重新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引导我们找到新的精神家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