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高校志愿者服务研究
【6h】

我国高校志愿者服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框架

一、我国高校志愿者服务一般理论性问题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志愿者

2.志愿服务

3.志愿精神

(二)我国高校志愿服务概况

1.高校志愿服务的特点

2.高校志愿者服务活动的主要类型

3.我国高校志愿者服务的作用

二、我国高校志愿者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对高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支持力度不够

1.缺少政策引导

2.法律法规不健全

(二)社会大环境对高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支持度不高

1.缺乏社会的充分认可

2.缺乏社会的资金支持

(三)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管理不健全

1.高校志愿服务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

2.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3.高校志愿服务活动流于形式且活动内容比较单一

(四)来自大学生自身问题

1.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识不够,功利化思想严重

2.大学生自身能力有待提高

三、完善我国高校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对策

(一)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1.加强政策引导

2.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二)社会应给予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更多的认可和支持

1.给予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充分的社会认可

2.创造有利于志愿服务的社会舆论环境

3.拓宽社会资金来源渠道

(三)高校加强和完善志愿服务管理

1.高校志愿服务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2.建立多层次组织管理模式,提高志愿服务组织管理水平

3.健全高校志愿服务管理运行机制

(四)大学生志愿者需要自我完善和发展

1.加强自我教育,树立志愿服务理念

2.加强实践,全面提高自身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自1993年开始实施青年志愿服务行动以来,在短短的近二十年左右的时间内,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大多数公民所接受,志愿服务意识也不断增强。特别是集智慧与活力于一身的大学生志愿者,用自己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事业当中,成为我国志愿服务队伍中的核心力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扶弱救困、扶贫开发到环境保护、大型活动;从社区建设到抢险救灾;从国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参加海外援助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大量的大学生志愿者通过自身的志愿服务不仅保障了奥运会的顺利召开,同时,他们高尚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深深触动了每一位中国人的心,在社会上掀起新一轮的参与志愿服务的高潮,加速了中国志愿服务的实践进程。
   多年的实践证明,以大学生为主力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在全国各地高校中蓬勃开展起来。这对大学生自身,对学校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首先,对大学生自身来讲,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大学生锻炼自我、提高自我,增强奉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搭建了有效平台,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其次,对学校来讲,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道德环境,推动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展开以及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最后,对社会来讲,在服务社会经济建设与构建良好社会道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弥补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而,随着志愿服务活动逐渐增多,内容日益丰富,我国高校志愿服务事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境。我们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深入研究总结经验、挖掘规律,来保障高校志愿者服务活动持续、健康、高效的开展起来,更好的发挥服务社会的作用。本文着眼于当前大学生在志愿服务工作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现实问题,从政府角度、社会角度、高校志愿者组织管理角度以及大学生自身这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高校志愿者服务的四点对策。本文除导论和结束语外分为三章。
   第一章论述了我国高校志愿者服务的一般理论问题,包括高校志愿服务的相关概念界定;高校志愿服务的特点;高校志愿者服务活动的主要形式以及高校志愿者服务的作用。
   第二章在对当前我国高校志愿者服务现状做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剖析了目前我国高校志愿者服务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来自政府的问题。主要是从政策引导不够和法律法规不健全两方面来分析。第二,来自社会的问题。主要围绕社会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认可度不高,以及缺少必要的社会资金支持这两个方面展开分析。第三,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问题。主要涉及到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管理体制、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形式和水平。第四,大学生自身问题。主要是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意识不强,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根据第二章阐述的当前我国高校志愿者服务存在的现实问题,我们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的对策。所以,第三章探索完善我国高校志愿者服务的对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政府加大扶持力度,主要从加强政策引导和建立健全法规方面做起。第二,社会应给予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更多的认可和支持,主要从给予社会认可、营造社会舆论环境和拓展资金渠道方面进行论述。第三,高校加强和完善志愿服务管理,主要从完善志愿服务管理应遵循的原则出发提出建立多层次组织管理新模式,然后完善其运行机制主要包括招募机制、培训机制、评价和激励机制以及信息反馈机制。第四,大学生志愿者需要自我完善和发展,要不断加强学习、参加实践活动并不断总结经验,提升理想信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