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北省十七届大学生运动会甲组男篮参赛队现状调查研究
【6h】

河北省十七届大学生运动会甲组男篮参赛队现状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调查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河北省十七届大学生运动会甲组男篮参赛运动员的基本情况分析

3.1.1 参赛队员的身高、体重情况分析

3.1.2 参赛运动员的年龄构成情况分析

3.1.3 参赛运动员接受训练情况分析

3.1.4 参赛运动员的入队途径分析

3.1.5 参赛运动员的学习情况分析

3.2 河北省十七届大学生运动会甲组男篮参赛运动员的训练情况分析

3.2.1 参赛队员训练时间情况分析

3.2.2 参赛队员训练出勤情况分析

3.2.3 参赛队员完成训练情况分析

3.2.4 参赛运动员的伤病情况分析

3.3 河北省第十七届大学生运动会甲组男篮参赛队教练员现状分析

3.3.1 参赛队教练员年龄构成情况分析

3.3.2 参赛队教练员职称、学历构成情况分析

3.3.3 参赛队教练员执教年限情况分析

3.3.4 参赛队教练员进修情况分析

3.3.5 参赛队教练员科研情况分析

3.3.6 参赛队教练员的训练情况分析

3.3.7 参赛队教练员的待遇情况分析

3.4 河北省第十七届大学生运动会甲组男篮参赛队硬件设施现状分析

3.5 河北省第十七届大学生运动会甲组男篮参赛球队管理现状分析

3.6 影响我省高校甲组男子篮球发展因素分析

3.6.1 领导重视程度

3.6.2 队员训练水平

3.6.3 教练员执教水平

3.6.4 激励机制

3.6.5 训练经费

3.6.6 赛制的设置

3.6.7 裁判因素

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篮球运动是大学校园中最为普及的一个项目,倍受大学生青睐。高校篮球队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高校中一支非常活跃的队伍。单就我省的高校篮球队而言,既有高水平篮球队,也有普通生篮球队。2000年5月第十一届河北省大学生运动会将篮球列入正式比赛项目以来,篮球比赛一直都是重头戏,备受关注。随着2007年教育部对河北省高水平运动队试点院校重新评估,我省能够组建高水平篮球队的普通院校只剩下了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两所。2008年河北省第十五届大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进行了重新分组,将河北省所有普通本科院校(非体育专业)参赛队列为甲组。伴随着甲组篮球比赛在省大运会比赛中地位的提升,普通生篮球队角色定位与担负的职能也日益彰显。因此,全面深入的了解我省高校甲组篮球队员在日常训练、参加比赛中的状况,认真剖析制约河北省高校中普通生篮球队发展的相关制约因素,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北省第十七届大运会甲组男子篮球参赛队队员的状况做了调查,剖析了制约我省普通高校甲组男篮发展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进一步促进我省高校甲组男子篮球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篮球运动在高校群体活动和“阳光体育”运动中的广泛开展提出理论依据和参考。得出研究结果如下:
   1.我省高校领导对甲组男篮的重视程度各不相同,总体来看存在重视不够,过问不多,支持力度小却重视成绩的现象。
   2.甲组男篮训练经费来源单一,严重不足。
   3.我省高校对于甲组男篮没有统一的激励机制,各院校的激励措施差别较大,各院校针对队员、教练员执行的标准也大相径庭,个别院校甚至没有相关的措施,严重影响了教练员和学生队员参与训练的积极性。
   4.本科评估以后,我省各高校体育设施有所改善,甲组男篮的训练设施基本能够维持球队的日常训练,但各高校的差异性较大,个别院校场地设施老化现象严重。
   5.甲组男篮参加正式比赛的机会少,比赛间隔长,不利于提高运动员、球队的运动技术水平;不利于激发运动员训练的积极主动性,不能很好地检验运动员的训练效果,从而制约了我省高校甲组篮球的发展。
   6.甲组男篮教练员均为兼职,87.5%由上级直接任命或指派,教练员身兼教师和教练的双重工作职责,工作量较大,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工作中;教练员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比较合理但缺少高层次人才;教练员的训练工作报酬偏低,严重影响了教练员工作的积极性,不利于我省高校甲组篮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
   7.男篮参赛队员在读研究生5人,在读本科生223人,年龄在20-25岁,多数人却有着较长的篮球训练年限,具备较好的篮球运动基础,总体上身高偏矮而且身体比较单薄。参赛队员人均周训练10.5小时,绝大多数队员为了完成繁重的学习任务每周不得不用去近40个小时进行专业文化课的学习,学训矛盾仍然未得到解决。
   8.省大运会篮球比赛的临场裁判级别比较高,但临场执裁的能力却良莠不齐。95.8%的教练员认为裁判员的执裁能力对比赛的结果影响较大。
   9.参赛队员伤病情况比较普遍,但缺少相关的后勤保障措施,治疗伤病的费用主要以队员和教练员私人负担。
   为进一步促进我省高校甲组男子篮球运动的发展和提高,提出以下建议:
   1.建议省教育厅、大体协与高校相关部门协商,加大对球队的投入,制定统一的奖惩措施和激励机制,尤其针对教练员,训练补贴、工作量酬金要给;将教练员带队成绩与职称评定挂钩,成绩优异者破格晋升或优先评聘,以有效激发一线教练员的训练积极性,促进我省高校篮球运动进一步发展。
   2.建议省各高校体育部主任要经常与主管校长沟通,协调好相关职能部门,从训练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当减少教练员日常教学工作并将训练课时纳入到教学工作量,以保证教练员全身心投入到训练当中。对队员实行多部门综合管理,以解决好学生学习与训练之间的矛盾。
   3.建议省大体协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举办高校篮球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以迸一步提高我省高校篮球教练员训练水平,提高我省高校裁判员执裁水平,促进我省高校篮球运动进一步发展。
   4.建议省教育厅、大体协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组织省内高校之间的正式比赛,或按片儿划分,组织片儿内高校之间利用业余时间,采用单循环或主客场制进行篮球比赛,以进一步促进高校篮球竞赛的开展,使其在阳光体育和全民健身的过程中更好的发挥作用。
   5.建议省大运会加大对获奖球队的奖励,除了代表荣誉的奖杯外还可以设置一定数额的奖金,用以对那些通过艰苦训练而取得优异成绩的球队的奖励,以经济奖励的方式激发球队的训练积极性,以促进我省高校篮球运动队的进一步发展。
   6.建议省内各高校至少要以体育部主任(或副主任)牵头,组建后勤保障小组,为队员建立健康档案,抽出专门经费为参训队员全年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以减轻队员出现损伤后多方的负担。
   7.建议省内各高校的球队在训练经费短缺的情况下仍然要做到先做后要,即先努力训练再张嘴要钱,拿成绩说话,不能不拿钱就不开工。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寻求企业赞助多渠道解决资金匮乏的困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