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河北青年男排接应二传进攻效果研究
【6h】

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河北青年男排接应二传进攻效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对相关概念的研究

1.2 排球运动发展趋势

1.3 有关排球比赛中主动得分方面的研究现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1.1 文献资料法

2.2.2 资料分析法

2.2.3 数理统计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接应二传进攻次数及扣球效果对比分析

3.2 接应二传在不同位置扣球效果对比分析

3.3 接应二传在一攻与反攻扣球效果对比分析

3.4 接应二传的发球效果对比分析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展开▼

摘要

排球运动现已走过了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排球运动无论是在比赛规则还是阵容打法上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现代排球正朝着全、高、快、变的方向发展,网上争夺也异常激烈。在面对这种发展趋势下,大部分世界强队都放弃了“四二”阵容配备,转而采用更加先进的“五一”阵容配备。也正是“五一”阵容配备的出现,接应二传才孕育而生。按照各队中接应二传所承担的主要任务可以把接应二传划分为两种类型----全面型接应和强力型接应。全面型接应的主要特点是身材相对矮小,技术全面,小球技术好,跑动进攻多,被作为是全队一传的主要保障之一,但定点强攻能力差,主要依靠快速跑动多点进攻来弥补强攻上的差距,多被亚洲球队所采用;强力型接应的主要特点是力量较强,身材高大,栏网实力强,有很强的定点进攻能力,但是一传保障差,小球串联差,基本不参与全队的一传保障体系,在队伍中主要负责进攻任务。不可否认的是在现代竞技排球比赛中,无论是全面型接应还是强力型接应,其在球队中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全队的发挥,对比赛的胜负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技术对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河北青年男排,在与河南、山东、辽宁、北京、江苏、上海、福建7支队伍中比赛中的25场比赛,对于接应二传的进攻能力进行技术统计,分析了接应二传在进攻过程中总体的进攻效果以及在不同位置的进攻效果,并将河北队接应二传的进攻能力与其他7个省的接应二传的进攻效果与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研究可发现:(1)河北青年男排接应二传在本次在与各个队伍的比赛中进攻次数与扣球效果水平不足,进攻被严重限制,跑动进攻减少;(2)接应二传扣球基本上都是在2号位与后排的位置,4号位的扣球不明显,接应二传在2号位扣过与扣死环节都不如对手,而自身失误也是比较多,在进攻次数与进攻得分上差于对手;(3)在一攻扣球方面次数与各队相差不大,但是在得分环节失误率高于各个队伍。
  可见,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河北青年男排与接应二传进攻效果整体上跑动扣球次数少,扣球效果得分率不高,不同位置扣球效果表现不佳,一攻方面的攻击力不足,反攻方面失误比较高,发球没有攻击力。与其他省队相比优势是发球失误率较低。建议在以后的训练或比赛中,应在跑动进攻次数与扣球效果方面增加训练强度,减少反攻扣球失误次数,进一步加强发球技术的练习,提升发球攻击力度等,为今后河北男子排球队接应二传的培养和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