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抽吸模式对细支卷烟主流烟气中致香成分的影响研究
【6h】

不同抽吸模式对细支卷烟主流烟气中致香成分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背景与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致香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

引言

2.1 主流烟气粒相中性致香成分分析方法

2.2 主流烟气粒相碱性致香成分分析方法

2.3 主流烟气粒相酸性致香成分分析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ISO抽吸模式下细支和常规卷烟主流烟气常规指标及致香成分的对比分析

引言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HCI抽吸模式下细支和常规卷烟主流烟气常规指标及致香成分的对比分析

引言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抽吸模式对常规卷烟主流烟气常规指标及致香成分的影响

引言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与讨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不同抽吸模式对细支卷烟主流烟气常规指标及致香成分的影响

引言

6.1 材料与方法

6.2 结果与讨论

6.3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图表说明

作者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为全面了解细支卷烟主流烟气致香成分的释放特征,以叶组相同的细支和常规卷烟为研究对象,在ISO和HCI抽吸模式下分析测试了卷烟常规烟气指标及粒相物中的致香成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一、主流烟气粒相物致香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共鉴定出104种致香成分,其中中性成分52种、酸性成分25种、碱性成分27种。对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满足分析要求。
  二、ISO抽吸模式下,细支和常规卷烟主流烟气常规指标及致香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细支卷烟主流烟气TPM、烟碱、焦油、水分、CO均少于常规卷烟;单支卷烟计,细支卷烟致香成分的总释放量为常规卷烟的一半左右,其中各成分总体上均小于常规卷烟;单位焦油计,细支卷烟致香成分的释放量与常规卷烟相比,总释放量相近,其中大多数成分的差异不明显,而部分呋喃类、酚类和长链脂肪酸类化合物的释放量较高,柠檬烯和环戊烯-1-酮类化合物的释放量较低。
  三、HCI抽吸模式下,细支和常规卷烟主流烟气常规指标及致香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与上一章 ISO模式下细支和常规卷烟的差异相比较,对于常规成分和单支卷烟致香成分的释放量而言,HCI模式下细支和常规卷烟更加接近;对于单位焦油致香成分的释放量而言,细支卷烟部分低沸点、小分子酮类的释放量较高,柠檬烯和部分长链脂肪酸类化合物的释放量较低。
  四、不同抽吸模式对常规卷烟主流烟气常规指标及致香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HCI模式下,常规卷烟主流烟气TPM、水分、烟碱、焦油、CO均大于ISO模式,其中主流烟气水分显著大于ISO模式;单支卷烟计,HCI模式下常规卷烟致香成分的总释放量约为ISO模式的两倍,其中各成分总体上均大于ISO模式;单位焦油计,与ISO模式相比,HCI模式下致香成分的总释放量略小于ISO模式,但各成分 HCI/ISO的比值差异很大,而部分含氮单杂环化合物和长链脂肪酸释放量较高,部分含碳碳双键的化合物、含氮稠杂环化合物和中短链脂肪酸释放量较低。
  五、不同抽吸模式对细支卷烟主流烟气常规指标及致香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上一章不同抽吸模式对常规卷烟的影响相比较,对于常规成分和单支卷烟致香成分的释放量而言,细支卷烟在不同抽吸模式下差异更大;对于单位焦油致香成分的释放量而言,与ISO模式相比,HCI模式下部分小分子醛酮类和含氮单杂环化合物释放量较高,部分酚类、生物碱、含氮稠杂环化合物和大部分酸类释放量较低。

著录项

  • 作者

    葛畅;

  • 作者单位

    郑州烟草研究院;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 授予单位 郑州烟草研究院;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 学科 食品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赵明月,胡有持;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S411;
  • 关键词

    细支卷烟; 常规卷烟; 抽吸模式; 主流烟气; 物理指标; 烟气指标; 致香成分;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15:06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